汉剧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早期形成于湖北境内,由秦腔演变而来,吸收了安徽的二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汉剧约有300多年历史,对多个剧种的发展影响深远,如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融入了徽调,最终演变为京剧。
汉剧角色分为十行,包括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腔调主要有西皮、二黄,罗罗腔也常被使用。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民国元年(1912年),汉剧正式定名为汉剧。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与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武汉市汉剧院成立,著名演员如陈伯华等活跃其中。2006年5月20日,汉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南地方戏剧,源自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与湖北汉调戏相似。其特色在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语言风趣,表演细腻。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显著,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
汉调二簧发源于紫阳蒿坪河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追溯至乾隆二年(1737年)。嘉庆至道光年间,艺人杨履泰及其子杨金年在蒿坪河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培养了“鸿”、“来”两辈艺人。两辈艺人在各地领班演出,教授学徒,传播和发展了汉调二簧。在其流行过程中,汉调二簧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汉调二簧班社林立,艺人辈出,呈现出兴盛局面。
扩展资料
汉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