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有些人写文章引用“食色性也”一语,说这是孟子的话。其实,这句话虽出在《孟子》书中,却不是孟子所说。恰恰相反,孟子是不赞成“食色性也”的人性观的。
在《孟子·告子上》,记着孟子和告子(名不害)关于人性观的一场辩论。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而以社会属性为主导的方面。告子却执其一端,独尊自然属性,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说:“性犹杞柳也,义扰杯盘也。”儒者教人以仁义,就像把杞柳斫斫削削做成杯盘一样,这是对人性的“戕贼”(残害),使人性丧失和变形了。那么,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告子一言以蔽之:“生之为性。”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生命力,生命意识,生之本能,就是人的本性。孟子诘问他说:“生之为性也,犹白之为白欤?……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告子说:“是的。”孟子说:“如此说来,狗的本性就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吗?”因为,生命力,生之本能,是狗和牛都有的。而且,狗、牛的生命力和生之本能,决不比人差。依照“生之为性”的人性理论,岂不是狗性即牛性、牛性即人性了?
对孟子的诘难,告子无言以对,但不肯服输。他把“生之为性”偷换了个更具象的说法:“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先儒于此下注解说:“告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故仁爱之心生于内。”)告子的意思是,肚子饿了要吃东西,性成熟了要行男女之事,这就是人的生性。喜欢好吃的东西和美貌的女子,这是人内在的“仁”。至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那一套,都是外在于人性的,是对人性的束缚和戕害,是违反人性的。
或许孟子觉得前面已把告子的“生之为性”驳倒,没有必要再去批驳他的“食色性也”论了,所以迳自转入了对告子所谓的“仁内义外”论的辩论,并且从而充分阐述了他的“性善”观。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仁义礼智愚人所固有的,而不是由外力熔铸而成的。这话当然不正确,是唯心的先验论。人生下来,在接受外界薰染以前,他的心或者说性就像一张白纸,既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善恶,什么仁义礼智信,都是一概没有的。这一点,倒是告子说得对:“性无善无不善也。”虽然如此,我以为孟子“性善”的人性观,比告子的“生之为性也”和“食色性也”的人性观,毕竟要高明得多。因为后者以此把人性混同于动物性了,而前者则以此把人性与动物性相区别。而笔者以为,如果不把人性与动物性相区别,那还有什么人性之可言?那还研究人性干什么?
孟子比告子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十分重视人后天的自我修养(通过学习)和社会环境的教诲熏陶之功。他说,人的仁义礼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他以齐都郊外的牛山作比方:“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此岂山之性也哉“”!他指出:人固有的善的本性须加以养护。如果像牛山上美盛的树木那样,让外力“旦旦而伐之”,良心就会“陷溺”,人就要“为不善”了。这样一来,人离禽兽也就“不远矣”。所以他强调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也必以规矩。”善的本性,只有在“义”的熏陶和规范之下才可以为善。否则,就可能变坏、“为不善”。在这一点上,孟子同告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是没有矛盾的。所不同的是,孟子的立足点在“性善”,而告子的立足点则在“性无善无不善也”。
后来,不知为什么,告子不出面了,却让公都子来和孟子辩论。公都子一上来就说:“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子)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的回答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话不太好理解。但孟子最终肯定的仍是“善”,而不是“可以为善”,这是明白无误的。所以先儒在此下注曰:“人之情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性之本善可知矣。”接下去,孟子用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等来证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此即谓之“人性本善也”。
在《孟子·告子上》,记着孟子和告子(名不害)关于人性观的一场辩论。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性)和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而以社会属性为主导的方面。告子却执其一端,独尊自然属性,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说:“性犹杞柳也,义扰杯盘也。”儒者教人以仁义,就像把杞柳斫斫削削做成杯盘一样,这是对人性的“戕贼”(残害),使人性丧失和变形了。那么,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告子一言以蔽之:“生之为性。”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生命力,生命意识,生之本能,就是人的本性。孟子诘问他说:“生之为性也,犹白之为白欤?……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告子说:“是的。”孟子说:“如此说来,狗的本性就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吗?”因为,生命力,生之本能,是狗和牛都有的。而且,狗、牛的生命力和生之本能,决不比人差。依照“生之为性”的人性理论,岂不是狗性即牛性、牛性即人性了?
对孟子的诘难,告子无言以对,但不肯服输。他把“生之为性”偷换了个更具象的说法:“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先儒于此下注解说:“告子以人之知觉运动者为性,故言人之甘食悦色者即其性。故仁爱之心生于内。”)告子的意思是,肚子饿了要吃东西,性成熟了要行男女之事,这就是人的生性。喜欢好吃的东西和美貌的女子,这是人内在的“仁”。至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那一套,都是外在于人性的,是对人性的束缚和戕害,是违反人性的。
或许孟子觉得前面已把告子的“生之为性”驳倒,没有必要再去批驳他的“食色性也”论了,所以迳自转入了对告子所谓的“仁内义外”论的辩论,并且从而充分阐述了他的“性善”观。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仁义礼智愚人所固有的,而不是由外力熔铸而成的。这话当然不正确,是唯心的先验论。人生下来,在接受外界薰染以前,他的心或者说性就像一张白纸,既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善恶,什么仁义礼智信,都是一概没有的。这一点,倒是告子说得对:“性无善无不善也。”虽然如此,我以为孟子“性善”的人性观,比告子的“生之为性也”和“食色性也”的人性观,毕竟要高明得多。因为后者以此把人性混同于动物性了,而前者则以此把人性与动物性相区别。而笔者以为,如果不把人性与动物性相区别,那还有什么人性之可言?那还研究人性干什么?
孟子比告子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十分重视人后天的自我修养(通过学习)和社会环境的教诲熏陶之功。他说,人的仁义礼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他以齐都郊外的牛山作比方:“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此岂山之性也哉“”!他指出:人固有的善的本性须加以养护。如果像牛山上美盛的树木那样,让外力“旦旦而伐之”,良心就会“陷溺”,人就要“为不善”了。这样一来,人离禽兽也就“不远矣”。所以他强调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也必以规矩。”善的本性,只有在“义”的熏陶和规范之下才可以为善。否则,就可能变坏、“为不善”。在这一点上,孟子同告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是没有矛盾的。所不同的是,孟子的立足点在“性善”,而告子的立足点则在“性无善无不善也”。
后来,不知为什么,告子不出面了,却让公都子来和孟子辩论。公都子一上来就说:“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今(子)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的回答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话不太好理解。但孟子最终肯定的仍是“善”,而不是“可以为善”,这是明白无误的。所以先儒在此下注曰:“人之情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性之本善可知矣。”接下去,孟子用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等来证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此即谓之“人性本善也”。
总之,我以为,孟子的“性善”论就是说“人性是善的”。至于“人性是可以为善的”,那是包括告子在内的各派学者都不否认的,更无须孟子来立说。世界上,大概不至于有人主张,人性是只能为恶,不可以为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