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
拼音Zhè Gū
别名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雉科动物
鹧鸪
的
肉
或
全体
。
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色;颊部白色,下缘有黑纹;颏和喉均白色。上背黑。满布眼状白斑,羽端级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亦黑,杂以波状狭纹,外侧尾羽端部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均有白点;飞羽暗褐,具白色横斑,最内侧飞羽与肩羽同。胸、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着的眼状白斑,至下胁则转为白羽而杂以黑斑;下腹棕白。尾下覆羽棕色。脚短,橙黄色以至红褐色。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黑色较钝而沾褐色;白斑与纹均带棕色;下体变为棕白,杂以黑褐横斑。
常栖于山地灌丛和草丛中。主食谷粒、豆类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亦兼吃昆虫。
本动物的脚(鹧鸪脚)、血(鹧鸪血)、脂肪(鹧鸪脂)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南部各省。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温,无毒。"
①《日华子本草》:"微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心。"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岭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温瘴久,欲死不可瘥者,合毛熬,酒渍服之;生捣取汁服最良。"
②孟诜:"能补五脏,益心力,聪明。"
③《医林纂要》:"补中消痰。"
④《随息居饮食谱》:"利五脏,开胃,益心神。"
注意孟诜:"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