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古代对自己有高要求的人,都会力求看见自己的不足以改正,甚至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很高兴。
这与我们现代人大相径庭,比如当我自己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就总是一脸愠色,诡辩,尖酸更是不在话下。
而有这么一个故事,很好的阐述了古人对自己人格的高要求。
春秋时代有一个叫高缭的人,为人谨慎,在齐国的宰相 晏子 手里做了三年官,从来也没有办错过什么事。
一天,晏子却突然把他辞退了。
晏子左右的人都不理解。
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待了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把他罢免了。”
这就是一个真正的高质量人类对自己的要求。
但闻过则喜说的却并不是晏子,而是子路。
《孟子》上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身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子路亦是一个对自己高要求的人,在孔门,子路以勇闻名,但是勇士常给人一种“知进不知退”的莽夫感,但有谁想到,这样一位勇士,还有着对自己人格上的高要求。
孔子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都是说改过,而最厉害的颜回能做到“不贰过”。可谓对自己的内心言行观察细微。
而像子路这样的人,因为观察不够细致,就需要旁人的指点,以改进自己的不足。
那我们啦?
一个对自己有高要求的人,必定是有高的追求。
所以当我们树立了高的理想之时,我们也会自己开始对自己提出要求,慢慢改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