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的时候,喜欢他们的歌迷和粉丝们疯狂涌上街头,跟在演出队伍的后面,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这种现象被当时的媒体用“追星”这个词语进行了概括。
表意上来说,追星就是追逐自己喜欢的明星,后来这个词语被广泛用于偶像文化。粉丝对于偶像的追捧已经远远的扩大了追星的解释范围。而传统意义上的追星的年龄段也被逐渐的打破了。
早期的追星主要集中在10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因为处于青春期的男女们,很容易对于偶像产生一种迷恋情怀。
因为他们身处这个年龄段的人特殊性,因此,对于偶像的迷恋情节会不断地加重甚至是延伸。从而产生一种疯狂的行为,这种行为之前也被泛指为追星,不过后来随着对于娱乐圈所使用的名词的丰富而变得有所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追星,泛指歌迷或者是影迷,因为早年间的艺术形式就那么几种,后来当艺术形势变得多样化之后,追星也就不局限于歌迷和影迷了。
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崇拜的对象,早年间的偶像分三类,一类是自然物,比如说太阳,月亮,风雨等等,一类是明星,还有一类则是鬼神。后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的前提下,偶像也渐渐地被固化了。
发展到今天,我们意识中的偶像已经只剩下中间一类那就是明星了。别的解释也没有人愿意去深究。而使得明星成为了偶像的专有解释了。
偶像有了,追星这个行为也有了,两者加起来会衍生出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那就是最初的娱乐圈文化的雏形了。娱乐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娱乐而存在的一种圈子,这种圈子里混迹的自然是被我们大多数人称之为偶像明星的众人。
这些人所引领的一些圈子外面转悠着的粉丝们形成了自己专有的风潮。早先还是叫做追星,早先的追星也无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几种,购买偶像的音像制品,海报以及代言产品,去看偶像的演唱会,电影发布会等等。
在这些公共场合不吝惜对于偶像的疯狂迷恋。杨丽娟那种极端的追星早年间也有,但是不很多,大多数人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表达自己对于偶像的崇拜之情。
不过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随着消费主义的不断发展,这些行为开始不够用了。于是,一种新的行为就诞生了。那就是饭圈现象。
饭圈是偶像的粉丝们自己给自己的命名。粉丝们自认为是饭,他们组成的圈子就叫做饭圈,当然这个跟何洁的粉丝被称为盒饭是不一样的,何洁那个时候的粉丝还是追星时代,并没有与现在的饭圈文化有任何的交集。不过现在有没有这样被同化,这是不清楚的。
饭圈的追星行为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最早的追星行为了,而是衍生出来了一种更加纯粹的追星,因为是建立在消费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追星,因此,这种追星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购买力的比拼。
具体表现在购买广告位做宣传,以偶像的名义做公益,以偶像的名义做很多可以为偶像增加光环的事情并以此为最高追求。
这样的行为基本上超出了普通的追星族的想象力边界。购买周边还能理解,但是购买广告位,以偶像的名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这就很难让一般人理解了。
很显然,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理解的追星的物质投入的极限。因为超出了一般的追星的极限,因此,这种现象已经不能用追星这个词语进行扩充解释了。而饭圈文化也因此兴起。
这是饭圈文化的基本表现,其实说穿了就是粉丝对于偶像的极端维护,这种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在舆论上消除偶像的负面影响,在物质上给予偶像所涉及的一系列产品的包容和购买(以批量购买为荣,比如说某偶像发行专辑后,买多买少决定了粉丝的等级),通过抵制别的偶像来维护自己偶像独一无二。
当偶像有任何的负面影响或者是有发生负面影响的可能的时候,聚集起来群起而攻之,比如说著名的227事件。
在粉丝群体面前,规章制度是不够用的,因为群体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会让被抵制者有一种极度恐惧的感受。这种感受,了解过早年间帝吧出征事件的人们应该有所耳闻。
粉丝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举报一个网站或者某一个品牌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而聚集在一起的粉丝们往往极易被煽动,这把火被点起来之后,就能形成燎原之势,当然,这并不是一种正面的行为。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被舆论所抵制。
然而舆论并不能彻底的改变这种形式,因为根植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通常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内在驱动力去“运筹帷幄”的。
饭圈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很明显,那就是偶像的经纪公司。经济公司通过饭圈文化将偶像的粉丝做集种收割,这样以来就能对于偶像的粉丝有选择的狂轰滥炸,同时也能促使自己的营收直线上升。何乐而不为。
返券文化的宗旨就是一群人将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进行“母亲式的供养”。母亲养孩子的时候,是会给予孩子无限制的爱的,饭圈中对待自己的粉丝也是如此,即使大家都明白,粉丝们做这么多,偶像们也不会一直跟粉丝呆在一起,偶像通常会将大量的事件花费在各种影视剧拍摄上,以及广告代言综艺节目上,留给粉丝的事件少之又少。
然而就是这少之又少的时间却成了粉丝的救命解药。这些药虽然仅仅是一种饮鸠止渴的效果,但是对于粉丝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粉丝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偶像只需要进行言语上的安慰和鼓励,就如同给粉丝打了一剂强心剂。之后,饭圈会继续着自己之前的行为,然后恶性循环。
一旦事情闹大之后,偶像仅仅是会出具一份声明而已,这种不痛不痒的声明理论上并不鼓励粉丝的这种疯狂行为,但实际上却也没有大力的阻止,基本上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程度。于是,粉丝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饭圈文化是一种消费主义的非常普遍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一种非常极端的粉丝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经纪公司来说是非常欢迎的。通常经纪公司们不仅不做正向的规导,反而是默默的鼓励这种行为。
因为饭圈文化下蕴藏的是无穷无尽的收益。这种收益可以使得经纪公司节省一大笔宣传费用,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粉丝的行为仅仅是代表着个人行为,如果翻船后,经纪公司只需要偶像出具一份个人声明划清界限即可,这种不能溯源的行为,跟经纪公司以及偶像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如果粉丝们的行为属于一种好的影响力,那么偶像以及背后的经纪公司自然会将这样的影响力归结于偶像的个人正面影响,反之,这仅仅是粉丝们的一种自发的无规律的个人行为,对此,偶像自然不会轻易的给自己找麻烦。双赢的结果就是饭圈现象的本质,这种本质,偶像是非常喜欢看到的。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本质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呢?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于不接触娱乐圈的朋友们来说,他们日常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并不是很强,然而对于每天免不了接触网络的人们来说,饭圈文化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原本就拥挤的互联网内容领域。
试想一下,如果你想要听歌,当前的歌曲推荐机制喜欢用排行榜来彰显热度,一个偶像的粉丝们如果集合起来刷榜,你会发现榜上的很多歌曲都是你非常不喜欢甚至非常陌生的歌曲,听完了之后,你觉得不好听,但是它却一直在狂轰滥炸你的耳朵。
本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歌曲,翻了好几页,都是同质内容在占领高地。于是,你的听歌行为被毁了。因为好多人占据了你以及太多不属于饭圈文化范围内的投票的权力。
粉丝们购买了一百张新专辑,而你一张也没买,所以你不具备投票刷榜的权力,因此,打开音乐软件后,选择权也不在你。
同样的道理在影视剧,在广告以及各种各样的资讯中屡见不鲜。饭圈经济彰显的是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在经纪公司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对比竞争,看似是一个偶像和另一个偶像竞争影响力,实际上粉丝们自发的对比的行为,偶像很可能不知情,原本被粉丝们用来对比的两个竞争的偶像,实际情况很可能是私下非常要好的朋友,经济公司需要他们炒作一个对立的关系,于是,对外的宣称才会火药味很浓郁。
去年的周杰伦和蔡徐坤打榜PK中,最终呈现出来了三赢。两个偶像获得了宣传影响力,背后的经济公司获得了收益,而微博更是彰显了自己在饭圈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而因此引战的吃瓜群众们,最后收获的仅仅是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和早已不堪重负的精神。当潮水散去,很多人会重新陷入到虚无的境地。
在消费主义的洗脑下,我们会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倾注到一种短时间内可以收获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中去,而那些长时间才能给予反馈的事情无法成为生活的必须。
就像我们减肥,没有人愿意用长时间的合理膳食以及持续运动来维持一个好身体,但是好多人却非常迷恋7天减掉20斤,一个月练出六块腹肌等等。通过短时间来获取一种满足感的人们,他们的内心之中是非常空虚的,因为空虚,所以需要各种各样的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带来满足感的事情填充自己的空闲时间。但长此以往下去,很多人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融入饭圈,就必须降智,降智后,才能有更多的反常行为。一旦恢复思考,那么之前的种种行为看上去就会那么的可笑。
然而,人总是要恢复思考,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恢复思考,究竟谁才会最终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