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长期在网上冲浪的“老年人”,我偶然间发现自己在“梗”鄙视链的底层。在与一位小姐姐的聊天中,她提到“我emo了”。我好奇地问“emo是什么意思?”之后,她就没有回复了。经过一番搜索,我了解到emo通常是指情绪低落或抑郁的状态。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因为原本可以趁机安慰小姐姐的我,却因为不了解这个网络用语而错过了机会。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要想成为社交达人,就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网络梗,以免被置于社交鄙视链的底层。
实际上,仅仅将emo归结为抑郁、丧或伤感是不准确的。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emo这个梗的深层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emo的起源
emo的全称是Emotional Hardcore,直译为情绪硬核。随着Hardcore Punk,即朋克摇滚的流行,到了90年代,派生出了Emotional Hardcore,即情绪化硬核摇滚,简称emo。作为一种音乐形式,emo虽然一度流行,但并未成为主流,因此没有明确的定义,且各有不同解读。emo风格的乐队多为地下摇滚乐团,具有代表性的有Rites of Spring、Sunny Day Real Estate、Fugazi等。emo乐队的四大特点包括:用吉他的八度和声表达高调和急迫的情绪;主唱喜欢使用低吟和黑嗓;歌词抽象且情绪化;高潮部分采用抽泣和咆哮式的唱法。相较于传统摇滚,emo更加情绪化,但内核依然保留摇滚的反叛、极端和张扬特点。被称为emo三巨头的Sunny Day Real Estate在1995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封面采用粉色,与传统摇滚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在当时的背景下,emo可以被视为男性情绪压抑的产物,是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的矛盾与结合。例如,Sunny Day Real Estate的代表作《seven》中的第一句歌词:“Sew it on,face the fool.”,通过女性缝纫的意象,传递了直面冲突的勇气。同时,emo乐队在视觉风格上也倾向于女性化的妆容和服装,如深色眼影、淡妆、耳钉等。
emo传达了哪些信息?
许多人无法理解网络用语的关键原因在于,为何不直接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而是创造生僻、难以解读的词汇,从而增加沟通的成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从众心理是流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然而,对于特定词汇的选择,肯定有一些区别于传统词汇的情绪和心理价值。
首先,为何用emo取代抑郁、丧、伤感等情绪用语?这些词汇带有明显的负面标签,可能会阻碍人们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词汇容易在人们的心智中形成刻板印象,如:抑郁=作,丧=负能量,伤感=无病呻吟。因此,使用emo这个较陌生的概念,可以避免这些负面的认知标签。
其次,emo文化背后的情绪价值是什么?emo源自情绪化硬核摇滚,这种音乐形式实际上反映了男性与自己身上女性化特质的对抗与和解。这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相呼应。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开始脱离两性对立的二元视角,更加强调女性的自我认同和性别的多样化表达。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代表人物丽贝卡·沃克指出,情绪化硬核摇滚引发了一股中性化的潮流,跨越了性别的界限,探索了性别、种族、性取向等问题的边界。它表达了女性情感力量背后的细腻、敏感、脆弱,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关怀。脱离了这些女性特质,没有人能健康成长。
最后,为何emo如此火爆?使用emo这个词,是人们对于抑郁情绪的一种防御和抵抗。我们不愿意直接告诉别人自己抑郁了,因为抑郁带有一种羞耻感。抑郁症的病耻感依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许多人不愿意坦诚自己抑郁,反而出现了很多打着抑郁症旗号赚流量的人。
许多人对女性主义有一种误解,认为女性主义与男性主义是矛盾和对立的。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具备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质。女性主义的崛起意味着,人类社会对情感关怀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正在从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逐渐进入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emo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状态,也是一种难以摆脱的痛苦。如何走出emo,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要走出emo,实际上,意味着我们需要唤醒自己内在的女性特质,去关爱自己,安抚自己,而不是标签自己,批判自己。除了女性,男性也同样需要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