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习,古人倡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如何借鉴他们的智慧呢?张祖庆老师的《我的访课史》提供了深入的启示。
张老师以亲身经历,展示了从“山寨王”到理解风格差异的转变。他模仿于永正老师的《草》,通过简笔画教学,让孩子在理解与背诵中找到乐趣。然而,仿效李吉林老师的《桂林山水》时,情境教学未能到位,这提醒我们,模仿需与自身风格和学生学情相匹配。
张老师总结了成功与失败的三点关键:风格的吻合度、教案的熟悉度和生成把握度。模仿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师时的挫败,促使他反思教学的本质:选择与自己风格相符的名师,深入研究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如贾志敏的作文点评技巧,王崧舟的诗意教学艺术。
学习名师的精髓,张老师倡导实践反思和专注研究。首先,通过熟悉课堂实录,提炼核心教学设计,记录评价语,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模仿和反思。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名师,如贾志敏和支玉恒,深入研究他们的教学策略,如支玉恒的对话艺术和问题引导法。
最终,张老师强调的是“见贤思齐,学其格”,即学习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如于永正的爱与尊重,支玉恒的启发式教学,以及贾志敏的实用教学观点。这些启示我们,模仿不仅是技巧,更是教育理念的传承和人格的感染。
张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在追求卓越的课堂中,人品和教育情怀同样重要,正如于永正所说:“人好了,课也会慢慢变好。”我们应以终身学习的精神,去实践、去研究、去感悟,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