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原文及译文如下:
人物志英雄第八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於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草木中的菁华称为英,禽兽中能统领群体的称为雄;因此人类中具备文才武功都出类拔萃的人,可以用英雄命名。因此只有聪慧明智突出的人,称为英;胆识、武略力量超过众人,称为雄,这就是以英与雄本质上的区别而命名。
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後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
是以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後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如果比较其所占的比重,则必须相辅相成,各自占一半,再加上对方的一半,才能真正成为英雄。
为什么这样说呢?聪慧明智的人,是“英”的分量重,如果没有“雄”的胆识,其主张就不能实现了;胆识力量的人,是“雄”的分量重,如果没有“英”的智慧,则无法成就大事。
所以“英”必须先依靠聪明才智出谋划策,以此掌握先机,然后靠“雄”的胆识来实现;“雄”必须以其力量使众人服从,以其勇气排除种种困难,然后靠“英”的策划成就事业。这样“英”和“雄”的特长都能充分发挥。
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
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後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如果凭聪慧能够谋划开始,而没有明智去把握住机会,只可以坐论其道,而不可以处理具体事务。聪慧能够谋划创业,具有明智能够把握住机会,但缺乏勇气付诸于行动,只可以遵循常规处事,而不可以思虑应变之事。
如果力量能够超过众人,但缺乏勇气付诸于行动,只可以成为劳力,不可以作为先锋。力量能够超过众人,有勇气付诸于行动,而智慧不足以决断事务,可以成为先锋,不足以成为将帅。
一定要聪慧能够谋划创业,明智足以能够把握机会,胆识能够决断疑难,这样就可以成为英才,张良便是这样的人。胆气力量超过众人,有勇气付诸于行动,智慧足以决断事务,就可以成为雄才,韩信便是这样的人。
因各自的能力特点不同,以其擅长的设立名目,所以英才与雄才有不同的名称。然而这两种人都是偏材,都只能担任人臣。因此英才可担任宰相的职务,雄才可担任将帅的职务。
如果一个人的身上兼具英才与雄才的能力,就可以开创大事业,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羽便是这样的人。
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然而(作为一个英雄)英的分量应多于雄,而英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英的分量不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离开,所以项羽虽然胆气、力量举世无双,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但不能广泛听取、采纳别人不同的意见,有一高超的谋士范增不重用,因此陈平之类的英才也纷纷转而归附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英的分量多,因此众多雄才甘愿臣服,(张良、萧何、陈平等)英才也纷纷归附,英才和雄才都为他所用,所以能吞并大秦而攻破大楚,统一并拥有天下。
这就证明具备英才和雄才的多少,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如果只有英才而没有雄才,雄才就会不敬服;只有雄才而没有英才,则有智慧的人不会归附投奔。所以雄才能得雄才,不能得英才;英才能得英才,不能得雄才。
只有一人的身上,兼具英与雄两种才能,才可以驾驭英才与雄才,因此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