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探讨一下“品味”和“品位”这两个词。 你平时使用这两个词时,是否区分了它们的意义呢?
01 我不太喜欢给人划分等级,所以在使用“品味”这个词时,通常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比如看电视,有人喜欢看综艺节目,有人喜欢看连续剧,有人喜欢看电影,还有人喜欢看弹幕; 旅行时,有人喜欢舒适地待在酒店,有人喜欢到著名景点打卡,有人喜欢漫步街头听故事; 食物方面,有人喜欢吃榴莲,有人离得远就掉头跑; 这些,都只能说他们的“品味”不同。 “品味”这个词更侧重于“品”字,常被用作动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习惯。 有人喝咖啡时,喜欢一口喝尽,感受它的强烈冲击;有人则喜欢慢慢品尝,让它充分浸润每一个味蕾。 无论是茶还是酒,情况都一样。 这一切,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
02 然而,当我体验的事物越来越多,就必须承认,确实有些东西,品起来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时候只能说是“品位”的不同了。“品位”与习惯、喜好无关,而是与“颗粒度”有关。 端起一杯手冲咖啡,是否能察觉到它散发出的独特香气? 是柑橘、花香、巧克力,还是坚果? 它浸润味蕾时,除了苦和酸,又品到了什么味道? 放下杯子,呼吸之间,又感受到了什么气味? 之所以说“品位”有高低,是因为品质差的豆子,会让你体验到一些不愉快的杂乱气味。 而当你充分体验过高品质的咖啡豆,就会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当“颗粒度”变得更细致,就会经常体验到这种“再也回不去”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句俗语:由奢入俭难。
03 人们常说,结婚后的一个重大考验是新房装修。 这时,由于“品位”不同,可能会引发“战争”。 你因为接触过各种剧,了解美式田园、欧式轻奢、地中海、北欧风等各种风格,并能分辨出每一种风格中的各种变化。 而对方,只知道自家中式装修,而且是停留在70年代的风格。 这样的“品位”差异,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 有时候,“品位”的提升,只需一瞬间,从“不知道”、“没概念”到“知道”,就完成了提升。 在做出装修决定之前,一起看看不同风格的装修,甚至一起看看几部剧,可能都会让“品位”的差距尽可能缩小。
04 有些“品位”可能需要半生的时间,才能有所提升。 杨振宁教授曾开设一门课程,讲解如何培养阅读物理学文献的“品位”,因为他认为,“品位”不足,即使了解的知识点再多,也成不了大学问家。 在众多论文中,迅速找到那些“品位高”的,是成功的第一步。 换句话说,你的阅读“品位”,将决定你在某个领域能走多远。 要想提升这样的“品位”,需要一步步积累,可以从“正统”的文献和作品开始,再到权威的综述论文,最后再到有趣的专业著作、通俗读物。 一步步积累,一步步让“颗粒度”变细,一步步提升“品位”。
05 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品位”提高,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颗粒度”。 你不能让一个认为粉红、血红、玫瑰红都是“红色”的人,一下子就分辨出你嘴上的口红,究竟是死亡芭比粉,还是珊瑚粉。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