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转动惯量单位换算 Happy Chinese New Year !
楼主的问题是:
转动惯量的单位 kg・m2可以转换成牛顿N吗,能不能转换成其他的呢?
【解答】:
1、kg・m2 是最简洁的表达方法;
2、只要符合SI单位制,只要转换得合理,就可以转换。
1 kg・m2 = 1 N・m2 /(m/s2)= 1 N ・m ・ s2
3、在考试中,有专门的量纲分析题,dimensinal *** ysis,
只要合理,可以随意改变。
问题二:转动惯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它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你的提问有几处错误,惯性是固有属性。不能产生。你产生的是速度。 补充下,你产生的这个速度叫线速度。所以门就绕轴跑着。 我先给你个,通俗定性解释转动惯量,然后再规范的解释。 简单讲,类比F=MA中M是惯性。惯性是你推一个小球感觉推着费力。这个就是感受到的惯性。 转动惯量。就是,你绕轴推门也有个推着费力的感觉。但是这个感觉很有趣。如果你推门把,和推靠近门轴感觉,不一样。越靠近轴,你推着越费劲。这就是转动惯量变大了。 原因是 公式 I=∑ mi*ri^2,,I是转动惯量,∑是对每个质点求和。随着距离。转动惯量平方倍数增长。你看你是不是觉得很费劲? 能量和动量是有关系的。不考虑相对论。动量的平方,除以两倍质量,就是能量了。产生动量,肯定产生能量了。
问题三:转动惯量是什么 其实前面几楼说的都不错,但是我想再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一下转动惯量:
先说转动惯量的由来,先从动能说起大家都知道动能E=(1/2)mv?2,而且动能的实际物理意义是:物体相对某个系统(选定一个参考系)运动的实际能量,(P势能实际意义则是物体相对某个系统运动的可能转化为运动的实际能量的大小)。
E=(1/2)mv?2 (v?2为v的2次方)
把v=wr代入上式 (w是角速度,r是半径,在这里对任何物体来说是把物体微分化分为无数个质点,质点与运动整体的重心的距离为r,而再把不同质点积分化得到实际等效的r)
得到E=(1/2)m(wr)?2
由于某一个对象物体在运动当中的本身属性m和r都是不变的,所以把关于m、r的变量用一个变量K代替,
K=mr?2
得到E=(1/2)Kw?2
K就是转动惯量,分析实际情况中的作用相当于牛顿运动平动分析中的质量的作用,都是一般不轻易变的量。
这样分析一个转动问题就可以用能量的角度分析了,而不必拘泥于只从纯运动角度分析转动问题。
为什么变换一下公式就可以从能量角度分析转动问题呢?
1、E=(1/2)Kw?2本身代表研究对象的运动能量
2、之所以用E=(1/2)mv?2不好分析转动物体的问题,是因为其中不包含转动物体的任何转动信息。
3、E=(1/2)mv?2除了不包含转动信息,而且还不包含体现局部运动的信息,因为里面的速度v只代表那个物体的质心运动情况。
4、E=(1/2)Kw?2之所以利于分析,是因为包含了一个物体的所有转动信息,因为转动惯量K=mr¬功2本身就是一种积分得到的数,更细一些讲就是
综合了转动物体的转动不变的信息的等效结果K=∑ mr?2 (这里的K和上楼的J一样)
所以,就是因为发现了转动惯量,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转动问题,就有了价值。
问题四:转动惯量的实际意义 什么是实际意义?
J=∑(mr^2)
问题五:什么是转动惯量,转动动能和转动惯量的联系 1、转动惯量 moment of inertia
是指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最转动中心的惯性;
这个惯性,既跟转动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又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转动惯量一般用 I 表示,是 i 的大写
平动跟转动的对比:
平动动能 = ? mv2 = (?) 乘以 (平动惯量 m) 乘以 平动线速度的平方;
转动动能 = ? Iω2 = (?) 乘以 (转动惯量 I) 乘以 转动角速度的平方。
问题六:转动惯量的意义是什么,比如转动惯量越大 转动惯量越大,则需要更大扭力来驱动或停止转动。
供参考。
问题七:转动惯量是什么?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转动惯量英文名称:moment of inertia其他名称:惯性矩定义1:构件中各质点或质量单元的质量与其到给定轴线的距离平方乘积的总和。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构学(二级学科);机构动力学(三级学科)定义2:面积或刚体质量与一轴线位置相关联的量,是面积微元或组成刚体的质量微元到某一指定轴线距离的二次方的乘积之积分。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工程力学(水利)(三级学科)
刚体的转动惯量图示
转动惯量,又称惯性距、惯性矩(俗称惯性力距、惯性力矩,易与力矩混淆),通常以 I 表示,SI 单位为 kg * m2,可说是一个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对于一个质点,I = mr2,其中 m 是其质量,r 是质点和转轴的垂直距离。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刚体的转动惯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航天、电力、机械、仪表等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重要参量。 转动惯量电磁系仪表的指示系统,因线圈的转动惯量不同,可分别用于测量微小电流(检流计)或电量(冲击电流计)。在发动机叶片、飞轮、陀螺以及人造卫星的外形设计上,精确地测定转动惯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外形不复杂的物体可以从它的外形尺寸的质量分布用公式计算出相对于某一确定转轴的转动惯量。对于几何形状简单、质量分布均匀的刚体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相对于某一确定转轴的转动惯量。而对于外形复杂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精确地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因而实验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Moment of Inertia刚体绕轴转动惯性的度量。其数值为J=∑ mi*ri^2,式中mi表示刚体的某个质点的质量,ri表示该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求和号(或积分号)遍及整个刚体。转动惯量只决定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而同刚体绕轴的转动状态(如角速度的大小)无关。规则形状的均质刚体,其转动惯量可直接计得。不规则刚体或非均质刚体的转动惯量,一般用实验法测定。转动惯量应用于刚体各种运动的动力学计算中。
问题八:什么是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 5分 若有任一轴与过质心的轴平行,且该轴与过质心的轴相距为d,刚体对其转动惯量为J',则有:
J'=J+md^2
其中J表示相对通过质心的轴的转动惯量。这个定理称为平行轴定理。
因雅各・史丹纳 (Jakob Steiner) 而命名,史丹纳定理所指的几个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就是平行轴定理。
实验方法及公式推导
一个围绕定轴摆动的刚体就是复摆,当摆动的振幅甚小时,其振动周期 T 为
式中J为复摆对以O 为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m 为复摆的质量,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h 为摆的支点O 到摆的质心 G 的距离. 又设复摆对通过质心 G 平行O 轴的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为 JG,根据平行轴定理得:
而JG又可写成 JG= m k 2,k 就是复摆的回转半径,由此可将⑴式改成为
整理⑶式得:
当 h= h1 时,I1= JG + mh12,式中h1为支点O1到摆的质心G的距离,J1是以O1为轴时的转动惯量.同理有:
⑷- ⑸得:
上式反映出转轴位置对转动的影响,也是对平行轴定理的检验.在⑹式中令 y= T2h- T12h1,x = h2-h12,则⑹式变为
从测量可得出 n 组(x,y) 值,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拟合直线y= a+ bx及相关系数r,若r接近于1,说明x与y二者线性相关,平行轴定理得到验证; 或作T2h- T12h1对h2-h12图线,若到检验为一直线,平行轴定理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