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李靖,后世许多军事家都对陈寿的“结绳记事”表示不满。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谯周一直都是个主和派,刘备据守蜀地后,谯周动辄曹琴练字不问世事,对正是不闻不问,却热衷于对曹魏和东吴的使臣们勾肩搭背,暗通款曲。
陈寿在诸葛亮手下做过小吏,直至诸葛亮陨落他都未曾受到重用,究其因是他除了会算账目外,别无长物,所以他一直都是小吏的身份。
然而偏偏这货自以为才高八斗,一直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当他受理编纂《三国志》这一官方任务的时候,就可这劲儿的贬损诸葛亮。
而事实上,诸葛亮是天纵英才,岂是他一个小吏所能轻易贬损?
陈寿的做法很聪明,他用抑此扬彼的笔法给诸葛亮制造短板,例如他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种赤裸裸的技术流差评让让给人造成陈寿“实事求是”的错觉。
而事实上,只有李靖这样打过仗的人才能理解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绝非陈寿那种小人物所能一言蔽之。
司马炎曾特令《三国志》作者陈寿,替自己整理《诸葛亮集》,并在阅毕后大赞:「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认为西晋开国满朝文武,无一人才具能与诸葛亮相比。
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诸葛亮故居祭祀,祭文云:【推子八陈,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众多军事贡献。
到了唐朝,开国军神李靖李卫公,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是无上推崇,完全推翻了陈寿著《三国志》关于“奇谋非长、将略为短”的结论。
李靖批点诸葛亮用兵之术的要点,「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其军队的战斗力可与秦国军神白起麾下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
而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不战据守,正如廉颇拒守白起一样,“蓄盈待竭,避其锋势”,是兵法唯一抗拒这种强兵的对策。
这也正和李世民在《晋书·宣帝纪》里评价司马懿“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遥相呼应。两大战神级人物的一致共识:不是宣王不给力,而是对手太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