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谐”与“卓”-百科知识-龙咔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藏族舞“谐”与“卓”
时间:2024-12-23 19:36:45
答案

在藏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中,《谐》与《卓》是备受青睐的两种代表。起源于西藏农区的自娱性圆圈舞《堆谐》,因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六弦琴,与表演性的男子踢踏舞《堆偕》有所区别。在公元10世纪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堆偕》的舞蹈形象,这种舞蹈形式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尤为流行。

《堆谐》的演变中,男子踢踏舞的诞生是关键转折点。随着六弦琴的加入,舞蹈形式发生了革新,能够随着不同节奏的乐曲变化舞步。在17世纪的雪顿节上,这种舞蹈在拉萨逐渐流行,经过民间艺人们的改良,形成了今天的踢踏舞,加入了新的步伐和节奏元素。

另一方面,《弦子》或称《谐》,是一种在四川、青海等地广为流传的自娱性舞蹈,尤以巴塘地区的舞蹈最为潇洒。在节日庆典中,舞者伴着胡琴的旋律,翩翩起舞,舞姿圆润流畅,富有丰富的情感表达。

而关于《卓》,藏族人认为鼓具有吉祥和欢乐的象征,《卓谐》则是其中一种表演性鼓舞,源于8世纪的白教喇嘛汤宗杰布,其舞姿至今仍可见于古老壁画中。《热巴卓》和《热巴》作为“卓”的变体,前者以铃鼓舞和高难度技巧见长,后者则是流浪艺人的杂艺歌舞,包括歌舞、铃鼓舞和戏剧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流浪艺人的生活有所改变,但根据《热巴卓》改编的《草原上的热巴》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荣誉,体现了藏族舞蹈的深远魅力与艺术价值。

扩展资料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