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先生在其著作《国学知识大全》开篇定义国学,指出其为包含中国学术性质与变迁的学问,并非与外国绝对不同的学问。
传统上,中国人将国学视为对古代经典的统称,主要涉及儒、道、法、墨四大纲要。在古人中,儒、道受到推崇,法、墨则被鄙视。读书人倾向于追求道以修身养性,以儒来治国平天下。墨家被视为鄙陋之学,法家则被视为刻板严苛。
西汉宣帝提出了“外儒内法”的政治理念,即表面上遵循儒家的王道,实质上则运用法家的霸道。小民则遵循道家的思想,崇尚顺从与非攻。因此,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往往显得谨慎,同时受到官府“外儒内法”的影响,变得口是心非,嘴上说一套,心里想另一套。
中国人的信仰和哲学在老舍先生的作品《老张的哲学》中得到了深入剖析,揭示了信仰与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人往往从信仰中寻求获取回报的途径。因此,中国的哲学观念,如《老子》、《易经》等,虽含糊不清,却充满了智慧和权谋,这与西方哲学追求解惑和探求事物规律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吕思勉先生对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宗教在初兴时,往往能综合当时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提供合理解决方案。宗教通常包含高深和浅显两个层面的理论,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而哲学则倾向于打破束缚,形成独立的解释体系。在信仰上,西方倾向于一神论,而东方则更倾向于泛神论,中国的道家哲学就是泛神论的起点。
法家追求的“法自然”理念,强调政治上的赏罚分明,以自然界的美德为准则,不迁就世俗人情。而墨家,虽然在历史上被淘汰,其思想却在人们的品性与行为中得以保留,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之中。
儒家、墨家和道家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层面,而非哲学科学领域。法家的实用性、目标性使其在先秦时期成为了主流。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法家与儒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暴露了法家理论与实用之间的矛盾,而汉代的黄老之治则体现了对法家的反思与调整。
吕思勉先生指出,东汉时期由于王莽的推崇古学,导致了经世致用之学的衰落。后来的玄学运动,虽然破坏了泥古、琐碎、迷信的风气,但也导致了学术界的考据之风盛行。而佛教的兴起,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注入了新的元素,与玄学相辅相成,最终与佛学融合。
吕思勉先生对佛学的论述展示了其在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佛学起源于印度,其哲学思想更侧重于解除心灵的苦恼,而非维持生存。佛学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从大乘到小乘的演变,其理论体系也逐渐丰富和完善。
在论述中,吕思勉先生强调了大乘与小乘的不同之处,大乘在理论体系上更注重自圆其说,而小乘更接近于佛陀原始的思想。然而,大乘通过引入菩萨等级的概念,形成了更复杂的修行体系,这与佛陀的本意有所偏离。
在宋明理学兴起后,尽管其试图弥补佛学的空虚与不切实际,但最终仍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框架。清朝的考据学兴起,但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显得无力。康有为的出现,虽为变法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但其理论过于依赖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创新。
吕思勉先生通过这一章节,对国学的发展概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既展示了中国学术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其在历史演变中的演变轨迹和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