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9 月~1999 年3 月行颈椎病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28 例, 其中17 例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共切除35 个钩椎关节,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本组17 例, 男9 例,女8 例。年龄平均58.5 岁(38~65 岁) 。逐渐发病或隐匿发病8 例;有外伤史4 例; 劳累后发病3 例;有头晕、头痛及眩晕史12 例,伴猝倒史6 例;一侧或二侧肩臂麻痛16 例;6 例剧痛难忍,四肢不全瘫2 例; 手握力弱, 步态不稳,生活自理困难5 例;步态欠稳,生活自理6 例;步态慢,肌力差4 例。其中有单侧肱二头肌腱反射亢进5 例,单侧肱二头肌腱反射减弱7 例;肱三头肌反射减弱6 例;单侧Hoffmannrsquo;;s 征( + ) 12 例;动态Hoffmannrsquo;s 征( + ) 2 例; Lhermittersquo;s 征( + ) 3 例;JOA 评分 14 分12 例。
1.1.2影像学检查
①常规摄颈椎正侧、双斜位、伸屈动态侧位片, 除颈椎生理弧度改变、退变增生、椎间隙狭窄或颈椎不稳表现外,见病变节段钩椎关节增生、间隙狭窄, 其中颈4 ,55 例;颈 ,5 、颈5 ,64 例;颈5 ,66 例; 颈5 ,6 、颈6 ,72 例。
②MRI 检查: 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间盘变性、突出伴压迫硬脊膜或/ 和脊髓,髓内高信号改变8 例。
1.1.3治疗方法
17 例全部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颈前外侧横切口前路椎间减压自体髂骨移植或Cage 融合术,其中并行单侧单个钩椎关节切除减压9 例,单侧上下两个钩椎关节切除1 例, 双侧单个关节钩椎关节切除减压4 例,双侧上两个节段四个钩椎关节切除减压3 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一个节段减压9例, 二个节段减压6 例,三个节段减压4 例。术后1 d~1 个月下地, 戴颈围2~3 个月, 门诊随访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1 年半拍片复查。
2 、结果
随访6~20 个月, 平均12 个月。颈椎前路减压后植骨全部融合, 根据临床表现及自我感觉和神经系统检查,分优; 主观症状消失,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 四肢功能明显改善,尿失禁恢复9 例; 良:主观症状部分消失、减轻,四肢肌力增加,膀胱功能改善8 例;尚可: 同术前, 0 例;差: 病情较术前加重, 0 例。JOA 14 分6 例。
3、讨论
3.1.1钩椎关节是一滑膜关节, 其囊壁内分布有丰富的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束,即含有交感神经纤维的脊膜返支, 主要支配后纵韧带及钩椎关节囊壁。其形成的骨赘可以影响到椎间孔孔径、颈椎管管径及椎动脉横突孔孔径, 造成临床上各种类型颈椎病症状。本组患者除了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外, 尚有严重的神经根受压症状或/ 和严重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其中12 例经椎动脉MR 成像证实:椎动脉因受肥大增生的钩椎关节挤压而狭窄并向外移位, 切除钩椎关节后, 患者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其中一例典型患者术后即感患侧肢体轻松自如,思路清晰,精力大增,自觉年轻了十几岁, 第二天检查时,一定要主动和医生握手, 以表明其有力量,肌力增加Ⅰ级多,Hoffmannrsquo;s 征未引出。
3.1.2切除钩椎关节采用自己加工的长尖嘴骨剪, 小心咬除,再用高速电钻磨削,能安全、有效切除钩椎关节,减压可靠,临床疗较好。对有双侧肢体症状,且影像学显示双侧钩椎关节肥大导致受压者,采用一次一侧横切口完成双侧钩椎关节切除减压。
3.1.3MRI 可显示病变全貌,其椎动脉显影无创,不用对比剂,可显示椎动脉形态、粗细、行程、中断与否及受压的部位、节段、程度等,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来确定手术部位和节段数目。
3.1.4颈椎Cage 是钛合金螺纹状融合器,植入后能提供即刻稳定, 撑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面积, 植骨融合率高, 症状消失, 本组占5 例, 初期临床疗效好, 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