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东游列国途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发现两个樵夫在指手画脚地争论着什么事情。
看情景,二人似乎已经争论了许久。
出于好奇心,孔子便上前询问他们争论的原因,原来两人是为了一道算术题。
一个樵夫说三七等于二十一,另一个说等于二十,而且双方都各持己见、振振有词。
最后,二人打赌请一个圣贤做裁定,败的那一方要将一天砍的柴给胜利的那一方。
这时,孔子便成了为他们解答“漏脊难题”的关键人物。
可是,孔子的回答令人大为不解,他竟然叫认为三七等于二十一的樵夫将辛苦砍来的柴交给说三七等于二十的樵夫。
“胜利”的樵夫,高兴地扛着柴走了。
落败的樵夫气愤地说:“三七明明等于二十一,这样简单的算术题连小孩子都懂得,你是圣人却会出现这样的差错,我看我是看走了眼。”
孔子笑道:“你说得没错,三七确实等于二十一,这连小孩子都懂。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又何必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人计较呢?”
输掉柴禾的樵夫,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孔子继续说春卖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柴禾,但他也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是失去了柴禾,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樵夫点点头回家了。
对与错。
孔子并没有按常理让三七等于21的樵夫赢,而是让等于20的樵夫赢了。
这是超出常规的裁决。
我们理解,这评判表面是对与错,而其背后却是得与失。
简单的乘法,对错很容易区分。我们上小学时,老师就是这样判分的,而在现实中,一道简易的题目,就变得复杂起来。
万物,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可能有对错之分,而在更大的空间里,就不止对错那么简单,还有背景的研判。
于是对与错,开始纠缠,不再有明确的答案。纠缠的结果,涉及到得与失。
数字错误的樵夫,得到了柴禾与糊涂,数字正确的樵夫,失去了柴禾但得到了教训。
这个教训就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不必那么较真,退一步即可。
如果我们遇到明显不对的事情,以及有悖常理的决定,不用过多在意,因为那可能是综合了更深的判断、更深的取舍才做出的。
不伤大雅的事情,不必较真。这是修养,也是度量。
孔子支持数字错误的樵夫,并不是有失公允,我们应理解其得失之道的深刻内涵。
一返森渗件事情,其对与错,其得与失,只有智者才能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