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名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途中食物短缺,随臣介子推割肉煮汤救急,重耳得以继续前行。重耳成为国君后,却忘记了介子推的恩情。介子推不愿接受赏赐,隐居于绵山。晋文公为了找到他,下令烧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坐在柳树下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于是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清明节的形成:到了唐代,清明节已经成为了人们追忆先人的重要节日,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都会在寒食节期间扫墓。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成为了主要的纪念节日。扫墓、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传统活动都在清明节期间进行。
3、清明节的扩展:清明节还融合了另一个古老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习俗是踏青和祓禊,反映了人们历经冬季后渴望春天和户外活动的心理需求。大约从唐代起,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的同时,也开始进行踏青等活动,以此放松心情。
4、清明节假期的变迁:唐代时,清明节放假四天,后来增加到七天。宋代、明代、清代等时期,寒食节假期也是七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清明节假期。2007年,国务院调整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2008年起,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2009年起,假期调整为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