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明节的历史可追溯至周代,拥有约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传统。
2. 在古代,清明节并未像寒食节那般受到重视,两者日期相近,民间逐渐融合了两者的习俗。
3. 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合并,成为主要的扫墓祭祖节日,即现今的清明节。
4. 清明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固定的风俗节日,与寒食节的禁火习俗有关。
5.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与晋国公子重耳的故事相关,忠臣介之推为救重耳而牺牲。
6. 晋文公回国成为国君后,纪念介之推的忠诚,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
7.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在山上发现介之推和他母亲葬身的柳树复活,从而有了清明节相关的习俗。
8.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之一,通常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农历三月上半月。
9.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天,万物生长清洁明净,故称清明。
10. 寒食节与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唐朝时合并为寒食节,并将扫墓定为寒食节的习俗。
11. 中国很早就有在墓前祭祖扫墓的习俗,西周时已重视墓葬,东周战国时代更是盛行。
12. 唐玄宗时,将寒食扫墓定为“五礼”之一,显示出清明节在唐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