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圩种类-百科知识-龙咔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壮族歌圩种类
时间:2024-12-23 21:18:29
答案

壮族歌圩,起源于“春秋场歌”,与当地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紧密相连,最初与节日活动结合,形成了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歌唱聚会。随着时代变迁,歌圩逐渐从祭祀祈福转变为娱乐形式,群歌对唱成为日常聚会的常态,包括村寨间的赛歌会。按活动时间和地点,歌圩可分日歌圩、夜歌圩、野外与村寨歌圩等多种类型。

主要的歌圩活动类型是节日性歌圩,每年春季正月至五月,秋季八、九月间,如与汉族节日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重合。其中,春季歌圩最为繁盛,如靖西县的50个歌圩点,崇左县和百色市的大部分歌圩点都在春季举行。这些活动富有诗意,如黄誉诗中所描绘的春雨中歌者踏歌归来的场景。

节日性歌圩的意义和特点,往往与农事节期和祭祀纪念相关。现代的歌圩活动大多不再举行仪式,场地多选在郊野或村庄,参与者众多,自由对歌,通常为期一天。规模较大的歌圩如武鸣县城歌圩和靖西县城歌圩,参与人数可达三四万。万人左右的节日性歌圩则有近60个,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歌圩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扩展资料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