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的风俗主要流行于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淮河两岸、长江流域等地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会采摘茱萸并将其插在头上,或者制作成香囊佩戴,以期驱邪治病。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另一种是产自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其质量上乘而得名,也称作越椒或艾子。这种常绿小乔木可以生长到一丈多高,其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小花,秋后结实,由黄色转为紫红色。
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中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不仅作为祭祀、佩饰的用品,还具有药用价值,并用以避邪。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每年九月九日都会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描述了这一习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戴茱萸成为重阳节习俗的主要标志,登高会也因茱萸的存在而被称为“茱萸会”,重阳节也因此被称为“茱萸节”。唐代诗人张说在《湘州九日城北亭子》中写道:“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从节俗的原始意义来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是重阳节最早的传统。然而,自宋元时期以后,插茱萸的习俗逐渐减少。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增加,祈求长生与延寿,因此“延寿客”(菊花酒)的地位逐渐超越了“辟邪翁”(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将其作为香袋的填充物,也有直接插在头上的。这一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儿童践行,有些地方男子也会参与。唐代就已经有这种习俗,并且历代延续盛行。清代时,北京的重阳节习俗是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可视为头上簪菊的变体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