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邯郸学步
燕国有个寿陵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便跑到邯郸来学习这种很美的走路姿势。但是这个寿陵少年的学习方法不对。
他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就学习小孩子走路;他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就学习老人的走路姿势;他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觉得很美,就学习妇女的走路姿势。
到最后,他不但没学到赵国人走路的优美姿势反而将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忘掉了,到头来居然不会走路,只好以手着地爬回老家去。
2、东施效颦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但是见到她的村民们却都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长相并不好看。她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心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认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
由于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子和孩子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3、照猫画虎
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非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水浒故事,擅长画梁山好汉。这一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山一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没画,他觉得画武松离不开老虎,可他又不熟悉老虎,所以拖到最后。
他咽气之前,把徒弟叫到面前说:徒儿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没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一定要到后山上去找到老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气。 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干粮和防身的刀棍便到山上寻虎去了。
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没找到,有些灰心丧气。 这一天他遇见一个小和尚,说明来意。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行了吗?它俩长得一样。 徒弟说:猫太小了。 小和尚说:画大一些不就行了吗?
再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 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一只大黄猫,照着样子把虎画成了。画成了一幅武松打虎图。有个文人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一百担八将个个英雄,唯有武二郎误把黄猫作虎。
4、郑人买履
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买双鞋,去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脚长量了一下。走到集市,他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匆忙跑回家拿了尺码,回到集上时,集市已经散了。
他白跑了两趟,却没买到鞋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他说:我宁肯尺码,也不想念自己的脚。
5、鹦鹉学舌
人们用网捕到鹦鹉后,便训练它模仿人说话。日久天长,鹦鹉就能跟人学舌了。它每天颠来倒去就那么几句话,但是却自以为了不起,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一天,一只蝉在院子里不停地叫着,鹦鹉听到蝉的叫声后,便对它说:“喂,歇会儿行不行? 就会发出单调难听的叫声,还叫起来没完没了,我会说人话,也不像你那么炫耀。”
微微一笑:“你能模仿人说话,这固然很好;然而你说的不是自己的话,实际上等于没说;我虽然叫的单调一些,可这些毕竟都是我自己的意思啊!”
鹦鹉听了这席话,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鹦鹉再也不跟主人学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