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闺怨”也是一种传统题材。梁代何逊有《闺怨》诗二首,抒发闺人“枕前双泪滴”和“独对后园花’’的孤独感伤,唐代贞观(627—649)初,以赋著称的谢偃,《全唐诗》收其诗四首,其中一首题作《乐府新歌应教》,其诗云:“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绕栋。黄莺始咔即娇人。撩乱垂丝昏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不难看出,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受到了谢诗的影响。
闺中少妇一定是位年轻的女子。丈夫从军在外,怎能不令她愁闷呢?那么她为什么叫自己的丈夫从军呢?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制自隋朝兴起到唐朝前期以来,录取的人数是少之又少,简直可以说是万中取一。另一方面是因为唐朝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快速取得功名的重要捷径,比如高适、岑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功名的。由此我们可知,闺中少妇的丈夫从军觅封侯的行为,是当时社会的风气使然。还有就是闺中少妇对美好生活的单纯幻想之后的的推波助澜。所以,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看似合理的行为就是日后“悔”的原因。
接下来的一句,便是无忧无虑之闺妇的具体行为。清晨,春光灿烂,春色如画,怎能不令人春情荡漾,春意阑珊呢?于是在这种情境中,虽然夫婿从军在外,但是她还是精心地打扮自己,装扮自己。登楼远眺,观赏这美好春色,自娱自乐。如此快乐的场景,少妇尽情欢乐,这就为接下来的一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第三句急转直下,“忽见”二字力沉千钧,突兀腾跃。看似不经意的一瞥,偏偏就是路边盎然绿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杨柳,这就勾起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久而久之,普通的“杨柳”便被赋予了离愁别绪的涵义。同时,“柳”还是春色的代名词,当柳树勃发的时节已是晚春时节,自然便蕴含了青春易逝的伤感。这一切的一切,让这位开始“不曾愁”的闺妇,内心深处生出了极大地伤悲和思念。她此时就后悔了,比起要求夫婿觅封侯来说,青春易逝的闺妇,还是觉得相伴相依来的温存。
作者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其道而行的表述方式,将闺妇春日独守空房的内心矛盾刻画地淋漓尽致,生动地展现了闺妇由喜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真是耐人咀嚼和回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