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辙:(zhé)
3、骑(jì)
4、敕:(chì)
5、系: (jì)
6、伐薪:砍柴。
7、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8、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
9、辗:同“碾”,轧的意思。
10、辙:车轮辗出的痕迹。
11、困:累。
12、市:集市。
13、翩翩:轻快得意的姿态。
14、骑:骑马的人。
15、黄衣使者白衫儿:唐朝的宦官品级较高的穿黄衣,无品级的穿白衣。
16、敕:皇帝的命令。
17、叱:吆喝。
18、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
19、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20、惜:舍不得。
21、绡(xiāo):生丝。
22、系:挂。
23、直:同"值",价值。
24、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宫使驱将惜不得:能够
25、苍苍:灰白色
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都被炭熏黑了,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
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
那一车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宫使拉走。老翁虽然捶胸顿足,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结果他们只给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白绫,把它搭在牛角上边,说是用来充抵炭钱。
1·注音
mǐn wǎng yí shǔ ruò
器皿 罔 贻 高可二黍许 篛篷
sǎn rán zhǔ qū
青糁 髯 不属 诎
jì
椎髻
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右手攀右趾 (攀——“扳”,拉;引;拨动)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奇异、精巧”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编辑本段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房屋、器具、人物,甚至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场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青色颜料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在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嘻,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注释
编辑本段通假字
洢(yī) 皿(mǐn) 贻(yí) 罔(wǎng) 黍(shǔ) 髯(rán) 椎(zhuī)髻(jì)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的美称。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词
1、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梳着椎形发髻。
编辑本段重点词语解释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精湛的技艺。 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这里指就着。象,模拟 。 5、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奇,零数。 8、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缓地。 兴,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12、佛印绝类弥勒:绝,极。 类,像。 13、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 14、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15、其船背稍夷:背,脊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1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18、其色墨:墨,黑。 19、其色丹:丹,朱红色。 20、为人五;为窗八:曾不盈寸:曾,尚、还。 盈,满。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长而窄。 23、篛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箬”的异体字。 特殊句式 名词作动词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虞山翻译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王叔远)(或“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或“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对着”)。(关键词:启望) 3、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真是太奇妙了! 十三、课文文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艺(或“古代艺人的技艺精湛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嘉善县人,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他著》,是一篇出色的状物杂记,观察细致,描写具体,行文简明,层次清楚,生动地记述了核舟巧夺天工的状貌,赞美了雕刻艺人的高超技艺,很为后人推崇。
1.石壕村:今河南省陕县东七十里。
2.暮:傍晚。
3.投:投宿。
4.逾:越过;翻过。
5.一何:多么,多么。苦:凄苦。
6.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致:对......说。邺城: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8.戍:防守 ; 念shu的第四声
9.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10.且偷生:苟活。且:苟且;姑且。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已经,这里引申为完结
12.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13.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
14.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裤子。
15.老妪:老妇人。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犹得:还能够。妪:念“yu”的第四声。
16.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应:应征。
17.请从:请求跟从。从:跟从,随从的意思。
18.夜久:即“半夜”的意思。
19.绝:断绝,没有。
19.幽咽:不出声的哭泣。
20.登前途:前面的路。
21.闻:听。
22.犹得:还能够。
23.应:应征。
24.独:只;仅仅
25.新:最近。
26.己:停止。
27.偷生:苟且活着。
编辑本段译文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得是多么得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得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在最近的战争中刚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逝去了。家中再也没有男人了,只剩下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还在,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里走。 赶紧去河阳服役,还能够做早饭。”
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