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41――岁月不待
(2024年3月月6日)
读了阳明先生《寄诸用明书》中,关于劝其入仕而感时间紧迫一事,掩卷反思,感悟颇深。
很多人劝阳明先生入仕,但他总感觉自己学问太浅,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阳明先生也是常人,就象他说的一样,“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也有其心。阳明先生当时已经40岁了,学问根基很扎实、很深厚,依然感到没有学成,不想过早入仕,这不是谦虚,而是对于知识非常渴求。没有一种求知若渴的想法,是不会有这种意识的。正如他说的:“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
反观现实,那一个人不想过早地出人投地,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有所成就呢?特别是现实中的官场,无不是大力使用年轻干部,象阳明先生40岁还不入仕,放到现在的用个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再有大的发展了。即使大器晚成,这个年龄也不会有多大出息了。人真正的年富力强,是在30-50岁之间吧。而阳明先生40岁了,不光没把入仕当回事,还感觉自己学问不成。可见,在他心目中,学问占了很大的位置。
与之相比,在学问方面差之万里,在对学问的渴求方面更是差之万万里了。读之令人心颤,反观自身更令人羞愧。自己为什么学无所成,为什么学着学着就掉队,为什么有时候学不下去,为什么对于学问只求表面的理解而不能深究下去,为什么浮于表面而心沉不下去,为什么一有风吹草动心就动,为什么学的意志不坚………,根本原因就是渴求度不到吧?正是因为阳明先生心中对学问的如此渴求,才有了这样的大成就了。官场中人太多了,皇帝、名臣有的是,为什么入仕如此晚的阳明先生扬名于世,差距就在于对学问的渴求不一样吧。
正是因为对学问的渴求,才会对学习的时间感觉不够用。阳明先生说:“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阳明先生因为立下了成圣成贤的大志向,才会感到在学问方面“岁月不待”。反观自己,正是因为自己志向太短浅,所以对于时间的渴求没有那么强烈。我常想一件事就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象初三升高中、高三升大学时一样,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天天发奋努力向上,就不会没有一个人不成为圣贤之人的。对于我来说,也只是想想而已,真做到那样,难矣。
现在有幸跟着博仁导师有各位同学学习阳明心学,感到真的是一个好机会,一个修炼的好机会,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以前,自己也很想学习阳明心学,但就不知从那里入手。当跟着老师学习以后,才慢慢地感觉到了一点门道。
就是要在学业上、修身上、成圣成贤的路上下功夫,把焦点放在学业和修身上,认真地修自己这颗心,认真地去完成功课,立志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越是容易完成的事,越要百分之百地去完成,因为我们是自己提升自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提升与否只有自己知。把精力真正用在学业上,认真做好每件事情,每时每刻所思所想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不问果如何,只管向学走,成果自然会在不经意的那一刻来到。
兖州,陈涛,2024.3.6.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