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其实比腿还累。
这句话,出自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中父亲的台词。整部电影情感丰富,直到尾声,父亲随口一说的话,道尽了其情感内核,让人泪流满面。
看完这部电影,我默默留下了几次泪水。被山中淳朴的人们、日夜奔波的父亲与母亲、独守山中失明的孤寡老人以及生活在贫困中却仍怀抱理想的孩童所触动。
尽管他们物质贫乏,但正如电影中父亲所说:“越苦越有想头,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有滋味。”
我来自大山,那里有“那人”、“那山”、“那狗”,还有深深割舍不下的情怀,甚至带着对乡村愚昧思想的怨恨。
然而,《那人那山那狗》与众不同,它讲述了一代人的美好。影片通过三天的故事讲述,让人动容。
故事的主角是老邮递员父亲滕汝骏,他一生都在山路上送邮件,尽管只有四十多岁,却因为劳累不得不提前退休。儿子刘烨高考落榜后回到家中,父亲安排他接替自己的邮差工作。
送邮件的路来回需要三天,总共223公里,每天将近80公里的路程,无论四季更迭,风雨无阻。
这样的工作让人感到疲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直至终老,是多么孤独的人生。父亲就这样走完了大半生,接下来的路,儿子需要继续走下去。
儿子第一次上班时,父亲不放心,带着狗老二陪伴他再走一次送信之旅。
在旅途中,父亲给儿子留下两件事:一是葛荣家的信需要单独翻两里路送过去,因为葛荣与秘书打过架,秘书不再转信给他;二是王五行瘫痪的大儿子收到汇票时,需要亲自交给他,因为他的小儿子会偷偷把钱取走。
除了这两件事,每次送信必须完成的是给孤寡老人五婆带来一份“特殊的信”。五婆的孙子考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回村,思念成疾哭瞎了双眼,只能天天坐在家门口盼望孙子。于是父亲每天带一份空白信过来,编造着念信给五婆听,这样送了多年。
这个场景特别令人感动,想象一位失明的老人,独自住在山中的一间空房子里,内心虽然充满思念,更多的是等待着老去。
那一刻,我回忆起老家的奶奶,虽然她身体硬朗,常说自己喜欢独自住在乡下,但其实我明白她害怕孤独。随着我上大学离家,见面机会变少,最近打电话时,她总是说:“经常给我打打电话就好了,我想听听你的声音。”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嫌电话费贵,也许奶奶心里明白,忙碌在外的只能听听声音,而我可能想得明白,却总没时间去做到。
电影中的父亲对每一位收信的人,都怀着深厚的寄托。他送了大半辈子的信,深谙乡里人对外出亲人的思念。因此,即使路程艰难,即使因为爬坡而摔落山底,他也坚持着送信。
也许每次他到一个村庄,总有人围着他等待信件的到来,心里充满欣慰,更多的是放不下多年的感情。
电影中,儿子与父亲离开五婆家后,有一段对话,讨论五婆孙子的事情。
儿子问父亲:“你这么做是等于包庇五婆孙子,你为什么不去告诉他怎么做呢?”
父亲回答:“他是大学生,又当了国家干部,该怎么做还用别人告诉吗?”
在村里人看来,考上大学,走出乡村就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需要别人教他怎么做吗?这就是父亲的想法。
然而,即使学了多年的大学生,却更加活得不真实,更加不懂得如何活得踏实,如何做到心安理得。
回想起来,我就是这样的大学生。
父亲最后说:“那孙子的命比五婆的眼珠子还金贵。”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愚昧,却让人感到心酸。也许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心中仍存想头,就是这种单纯的想头,把外面的世界想象得那么美好。
《那人那山那狗》电影同样令人迷恋的是其镜头的美感。故事、人物、景色都充满美好。
看惯了北方黄土尘扬的乡村电影,当故事设定在南方村落时,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南方的乡村不像北方那么粗犷,仿佛常年浸润在雾气中的画一样,充满着湿润的水土芳草的气息,令人向往。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连绵起伏的山脉、绿意盎然的稻田、错落有致的木房子,这一切都仿佛是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导演常常将故事中的父亲和儿子置于山中的大远景中,人物的渺小与山脉的雄伟、乡村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虽然山路漫长,但人们并不孤单,因为山拥抱了人们的身躯,洗涤了人们的心灵,寄托了人们的希望。
不是人活在大山中,而是大山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