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1.表示并列,“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承接,“并且”“就”“接着”。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示转折,“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③小学而大遗。(《师说》)
4.表示修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于】
1.表示时空,“在”“从”“到”。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③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2.表示对象,“向”“对”“对于”。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表示被动。
不拘于时。(《师说》)
4.表示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反问语气。“吗”“呢”。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3.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的时空、对象、伴随、比较,很少表示被动。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③魏闻之,袭楚至邓。(《屈原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表示领属,“的”。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②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2.取消句子独立性,位于主谓之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③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3.宾语提前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定语后置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补足音节,无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以】
1.表示工具、手段、凭借,相当于“靠”。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表示目的,相当于“来”。
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3.表示对象,相当于“把”。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4.表示原因,相当于“因”。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5.表示时空,相当于“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6.表示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相当于“而”。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7.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相当于“之”。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形容词第三人称,“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未有知其修者。(《逍遥游》)
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代词第三人称,“他”“它”(包括复数)。
①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远指代词,“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近指代词,“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特指代词,“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何】
(一)用作疑问词。
1.作状语,副词,“为什么”“怎么”。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屈原列传》)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宾语,代词,“哪里”“什么”。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作定语,形容词,“什么”“哪”。
①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感叹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焉】
1.兼词,“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3.疑问词,“在哪里”“从哪里”“怎么”。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③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4.表示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者】
1.“……者”结构,把动词、形容词变成它的主语,“……的人”“……的东西”。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
②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③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房宫赋》)
2.助词。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
3.定语后置标志。
4.判断句标志。
【所】
1.助词。“所+动词”结构,表示动词的宾语,“所……的人”“所……的事物”。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表示被动,“为……所……”结构。
【乃】
1.表示顺承,“才”“这才”“就”。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④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2.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判断,“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则】
1.就。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且】
1.表示并列,“而且”“并且”“又……又……”“一面……一面……”。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表示递进,“况且”“再说”。
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表示让步,“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表示时态,“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若】
1.表示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示假设,“如果”“假设”。
①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3.表示相似,“好像”、“如”。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为】
1.表示被动,“为……所……”结构或单独用。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表示原因、目的,“为了”“因为”。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4.表示对象,“给”“替”。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因】
1.趁机。
①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2.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3.于是。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4.因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5.依据。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6.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也】
1.表示判断,“……者……也”。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疑问、感叹。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④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3.表示停顿,位于主谓之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④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与】
1.表示伴随,“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表示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3.表示并列。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②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4.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