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知识百科-龙咔百科
> 知识百科 > 列表
二年级数学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3 21:32:34
答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中有关测量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测量这部分的要求是: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测量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一年级第二学期认识米和厘米;第二阶段是二年级第二学期认识分米、毫米、千米。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毫米和分米,千米的认识安排在第二节。

这节课教材中安排了实践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分米和米、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来测量物体的方法。另外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对长度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了解了在测量时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这些测量只限于整厘米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的比较多,比如操场一圈约长200米,自己的身高是1米38厘米等等,而对于毫米、分米的接触相对就比较少,但是现在的学生能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他们对于毫米、分米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毫米、分米这些名称。但经过实际的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多数仅仅是能说出单位名称,至于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并没有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表象,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单位,对于毫米、分米只是一种模糊的了解,还需要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三、设计理念及我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具体目标指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问题,对于测量的学习表明了数学的价值和实际应用。

(一)、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通过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三)、在测量过程中,逐步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总之,本节课我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生活中厘米是最普遍的长度单位)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了解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四、教案:

教学内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42页)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4、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硬币、磁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市场上新上市一种儿童饮料)你能先估计饮料盒的高度,再测量出它的高吗?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生可能出现8厘米、8厘米半、8厘米5小格、8.5厘米、8厘米5毫米等)

师:同学们测量时8厘米多的部分不够1厘米,我们用厘米无法精确表示测量的物体长度时,我们需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饮料盒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认识毫米

1. 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你都知道毫米哪些知识?1毫米在直尺上怎样表示?(直尺上最小的格的长度是1毫米。)把你找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让我们来一次体验之旅:时间2分钟,在你们的学具袋中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捏一捏找找1毫米,再动手测量一下验证验证。看谁找到得多?

生1:通过测量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2: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磁卡厚度约是1毫米。

生3:通过测量我发现字的宽度约是1毫米。

生4: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光盘厚度约是1毫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捏一捏1张光盘或1分硬币或1张磁卡厚度、比手势等方法建立1毫米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表象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1毫米,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动的在头脑中建构1毫米的表象。]

2.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毫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了吗?(课件)为什么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或厚度要用毫米作单位?

生:毫米做单位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毫米,有利于使学生更加明确毫米的作用,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探究毫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这个猜测?

学生自己数1厘米中间的小格。

(课件放大直尺图)再次验证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声: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设计意图:在观察、猜想、验证、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究毫米与厘米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学习分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猜一猜这个饮料盒的吸管大约有多长?为什么?

学具袋中拿出吸管。每个同学先估计长度?再实际测量?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

2、建立1分米表象,实际估测

师:请你在直尺上找1分米,自己想办法记住1分米有多长。

生1:1厘米到1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2:20厘米到3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3: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师:你能估计桌子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吗?

为什么用分米做测量单位?

生:毫米、厘米作单位小、米做单位太大,分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来感知1分米的长度,在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的同时掌握分米与厘米的进率。]

3、研究分米、米之间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分米,请用手势比1分米,手势比1米,猜几个1分米是1米那么长呢?

生:10分米是1米。

师:利用这把米尺来数一数验证,你还可以怎么验证?

生:可以计算,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

师: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分米 1m=10dm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这些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请用手势从大到小排排队?你能发现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十进制)

[设计意图:通过把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使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一个整体认识,进一步巩固了这些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用手指来表示长度单位,利用较形象的东西辅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淘气的日记(课件)。

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2个同学之间讨论评议修正。

五、布置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呢?(千米、尺、寸、英尺、纳米等)你可以去上网查找、咨询家长等方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你可以将自己找到的相关知识展示在教室里,大家可以相互来学习。

2、第二项任务,就是大家课后自由选择物体,选定测量的工具,先估测,在实际测量,选择合适的单位,记录下测量结果。老师推荐一个表格给你们。

物体名称及测量部位

估测长度(高度或厚度)

实际测量结果

板书设计:

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分米=( )厘米 3厘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50毫米=( 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 )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 ) 2张电话卡片厚2( ) 一张床长2( )

1枝铅笔长2( ) 一根铁钉长2 ( ) 一根黄瓜长2( )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一. 谈话导入

在介绍这两位新朋友之前,先回忆一下我们的老朋友吧,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看到我们的数学书,你能估计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学生说)他们估计得对吗,我们大家来验证一下,下面同桌两个同学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先想一想,我们应该用哪个单位?

学生量,师指导。

汇报测量情况。

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不能准确的表示出课本的长和宽。所以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出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毫米。

教师出示直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把0-1放大。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长的刻度平均分成了一样大的小格,其中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提问: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

师:大家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小格?(10),每1小格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大家觉得毫米这个单位怎么样?(非常小)拿出袋子里的一分硬币,看一看,摸一摸。这个一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是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10张纸的厚度)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5.做一做。课本第3面。集体订正。

6.拿出一元钱的硬币,用尺子量一量它的厚度。

有学生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不正好是2毫米,2毫米少一些。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你们是否又会产生一个新的愿望呢?

介绍: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比如微米、纳米,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更多的知识。

(二)认识分米

1.⑴电脑出示:饮料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型盒装饮料(图)。饮料的高度是8厘米,饮料配有一支吸管,请你猜一猜,这支吸管的长度。

学生猜测、交流,老师小结:吸管的长度必须比8厘米长。

⑵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现在这支吸管就在你们的桌上,想不想动手量一量,到底是多长?

学生动手测量,老师巡视。

⑶学生汇报结果:吸管的长度刚好是10厘米。

师: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分米。1分米=10厘米

2.用手指在直尺上摆一摆,1分米有多长,把尺子放下,把手举起来,比画一下1分米是多长。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个东西的长度是大约是一分米?那测量哪些东西的长度一般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呢?

4.下面我们来量一量我们的课桌的长吗?你们先估计一下,可以用手比画一下,桌面的长是多少?如果用老师的米尺很好量,但你们手中的尺子都比较短,那应该怎样量呢?(每段18厘米,看一共有几段。 这样比较难算,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好算一些。每10厘米也就是1分米为一段,做记号)好,那同桌两人合作一起量。

生合作完成并汇报。

5.现在我黑板上贴出胶带长多少?(1分米)

再贴出2分米,这根呢?(2分米)

再贴出3分米,这是多长?(3分米)

再贴出4分米,这又是多长呢?(4分米)

它们一共长多少?(10分米)也就是1米。

10分米就是多少厘米呢?(100厘米)

100厘米也就是多少米?(1米)

如果这根胶带长是10分米的化就应该和这根米尺一样长,对吗?

米尺验证。上面长?(10分米)下面长(1米)

那米和分米有怎样的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三.小结。

1.加上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新单位,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了,(4个)分别是,指名说。那你能将它们排排队吗?(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大到小;毫米,厘米,分米,米 从小到大。)

四.巩固练习。

1. 小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3)班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为妈妈过生日的事,想看看吗?

出示:

2005年3月7日 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50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做起笔记来。

(学生可能会笑,让学生说说笑的理由,并帮忙改一改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这些物体的实际长度来帮助学生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认识分米与毫米

西乡径贝小学 祝李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意图: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进一步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发挥评价作用,促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我是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本堂课的设计的:1、巧借评价,兴趣引入。课始几分钟的师生对话,巧借评价,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作准备;2、巧用评价,探究新知。这种考虑源于学生已有学习本节课新知的基础,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思考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我的策略就是想通过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再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互动评价,巩固扩展。知识的主动应用,源于学生对练习的兴趣和师生对其表现的评价,我尽量从这两方面去思考练习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过程:

一、巧借评价,兴趣引入

师播放动画:猜猜我们今天学什么?(巧妙评价)

师:在奇妙的数学王国里,有这样一个家族——长度单位,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它们。孩子们,你们已经认识这个家庭里的哪些成员了?

(师边说边依次出示标有米、厘米、分米和毫米的卡通卡片,并揭示课题)

师:你想知道关于分米和毫米的哪些知识?

二、巧用评价,探究新知

(一)创设有关铅笔的情境

昨天老师值日时,正好碰到一年级两个小朋友在争吵,走过去一问,原来他们在为扔铅笔的事争吵:一个说,这些铅笔太短不能用了,想扔到垃圾桶里;另一个说,这些铅笔虽然短了点,但还可以用。我把这些铅笔都拿来了,到底多长的铅笔不合适用了呢?想请你们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来帮他们,行吗?

(二)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1)师拿出其中的一支铅笔,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

(2)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怎么办?(生上台来量,评一评:他量得怎么样?)

(3)课件演示: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4)生估一估、量一量吸管的长。

吸管和这支铅笔是一样长吗?是多长?你知道10厘米还可以叫做什么吗?你会用字母来表示吗?(先让学生说,师评价)

2.感知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你能从直尺上找到1分米吗?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这是1分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评价: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都从直尺上找到了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呀?(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体验1分米和几分米的长度

(1)比一比

用你的小手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师评: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估一估

先估实物,再估彩带(以游戏的形式)

猜猜:这把米尺是几分米?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仔细观察:1米里有多少个1分米?

(2)小组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互相评价:谁最会观察,谁的发现最了不起。(板书:1米=10分米 1m=10dm)

5、解决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支1分米长的铅笔还能用吗?

师再拿出一支短铅笔:这支还能用吗?让一名学生试一试:你感觉怎么样?

它有多长?你们先估一估。

(三)活动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量,你们看,有多长?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是5厘米吗?比5厘米多一些,在尺子上看是多几小格呀?你知道1小格是多长吗?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小格子?

课件演示

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

2.比一比。

1毫米有多长?请你们对照尺子比划一下。

瞧,你们的小手都快贴到一块儿去了。你们觉得1毫米怎么样?1厘米是这么多,1毫米比1厘米还要短得多。

3.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有1毫米长?(小组里合作完成)指名汇报。

猜猜:5个硬币摞起来,大约是几毫米?几张扑克牌摞起来大约是1毫米?

4.说一说

课件播放:测量回形针、大头针的长

(四)小结

没想到刚才我们在帮助一年级小朋友解决铅笔问题时,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里两位新成员——分米和毫米。你们知道了它们什么?

三、互动评价,巩固扩展

1.游戏

孩子们,以前我们跟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交了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分米和毫米。下面我们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好吗?

老师说长度,小朋友们想一想再变,看谁变得又好又快:

(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10毫米—10厘米—10分米—)

评一评:谁的反应最快?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