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光周期的作用-知识百科-龙咔百科
> 知识百科 > 列表
光周期光周期的作用
时间:2024-12-23 19:15:42
答案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的花芽分化、开花、结实、分枝习性、某些地下器官(如块茎、块根、球茎、鳞茎、块茎等)的形成受每天日照长短的影响而言。光周期指的是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与该地的纬度有关,实际日照时数还受降雨频率及云雾多少的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通常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型日照植物三类。

长日照植物需要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日长(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暗期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形成花芽。属于这类的药用植物有红花、当归、莨菪、大葱、大蒜、芥菜、萝卜等。

短日照植物需要日照长度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一般在12-14小时以下),暗期超过一定时数才能开花。处于长日照条件下,植株只能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属于这类的药用植物有紫苏、菊花、苍耳、大麻、龙胆、扁豆、牵牛花等。

中间型植物的花芽分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较小,只要其它条件适宜,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属于这类的药用植物有荞麦、丝瓜、曼陀罗、颠茄等。

临界日长是区别长日照或短日照的日照长度的标准,一般为12-14小时。短日照植物要求的日照时数必须短于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要求的日照时数必须大于临界日长,否则就不能形成花芽或开花。确切的说,短日照植物并不要求较短的日照,而是要求较长的黑暗,黑暗期的长短对其花芽的形成和开花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长日照植物,光照是重要的,黑暗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要在有一定的温度、植株的生长状态和营养条件等环境下才能进行正常发育。在影响光周期效应中,温度是个重要因素。例如,萝r、芥菜等长日照植物,将其播种在高温长日照环境中,它们仍不能开花。因此从事生产时,必须把光周期与温度结合起来,与植株生长状态、营养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

我国南北各地,由于纬度相差很大,同一生育季节里的温度、湿度、每天的日照时数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同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也不一致。一般短日照植物在低纬度时进入光周期早,通过的时间也稍短,而长日照植物在高纬度下,进入光周期早,通过时间也快。另外,短日照植物,从北向南引种时,营养生长期缩短,开花结实提前。在作物、蔬菜栽培中,常利用这一特性将北方短日照品种送到南方夏种秋收,争得一茬收成。

我们的祖先在种菜、种药及其它作物上,很早就懂得通过改变播期,调整植物生长发育时期的日照条件和温度条件,达到抑制或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光周期不仅影响药用植物花芽的分化与开花,同时也影响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成。如慈姑、荸荠球茎的形成,都要求较短的日照条件,而洋葱、大蒜鳞茎的形成要求有较长的光照条件。另外,象豇豆、赤小豆的分枝、结果习性也受光周期的影响……等。

扩展资料

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除开花外,块根、块茎的形成,叶的脱落和芽的休眠等也受到光周期(指一天中白昼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的控制。植物对周期性的、特别是昼夜间的光暗变化及光暗时间长短的生理响应特点。尤指某些植物要求经历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形成花芽的现象。但其他生理活动也受光周期影响。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