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又名重耳,出生于公元前697年(一说为671年),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他以“文”为谥号,侯爵封号,被称为“晋侯重耳”。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36年至628年,期间他经历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成为春秋时代晋国霸权的奠基者。
晋文公在公元前636年即位,虽然在位只有八年,但他的影响深远。他以退避三舍、秦晋之好的故事闻名,这些成语都与他的经历紧密相关。晋国的历史上,曲沃世家是重要的一环,曲沃作为晋国第一大都市,曾与大宗争夺统治权,最终曲沃武公灭晋宗,开启了曲沃代翼的历史时期。
重耳出生时,他的祖父和父母并未意识到他的特别之处,只注意到他拥有重瞳子和骈肋的生理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与上古传说中的舜帝相似,为他增添了神秘色彩。在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即位,申生被立为太子,但重耳凭借其智囊团“五贤”——狐偃、赵衰等人,尽管面临着申生的强大竞争,仍然怀揣着远大抱负。
总体来说,晋文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的故事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崛起,最终开创晋国霸业的传奇经历。他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的政治才能,更在于他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谋略制胜,成为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扩展资料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