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鉴文言文-知识大全-龙咔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透光鉴文言文
时间:2024-12-23 19:45:47
答案

1. 找文言文《透光鉴》的翻译

透光鉴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阅读技巧】

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透光鉴》一文中表现出沈括的聪颖在于他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比较,主动探究,不盲从别人。

【新题练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凡二十字( ) (2)理诚如是( )

2.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译文:

3.对透光镜透光成像的原理,文中“有人”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对“有人”的理解持什么态度。

答:

4.本文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文中记录了透光镜的有关情况,在沈括身上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

《透光鉴》

1.(1)总共;(2)确实。2.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3. 有人理解: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作者对“有人”的理解持怀疑态度。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主动探究。【翻译】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2. 文言文翻译 《透光鉴》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透光鉴只是《梦溪笔谈》卷十九其中的一段吧

3. 【文言文:古镜(①鉴:镜子)】

古 镜 ث宋ج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ح鉴大则平ح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ح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ح故令微凸ح收人面令小ح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ح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ح鉴背有铭文ح凡二十字ح字极古ح莫能读.以鉴承日光ح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ح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ح以谓铸时薄处先冷ح唯背文上差③厚ح后冷而铜缩多د文虽在背ح而鉴面隐然有迹ح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ح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ح又见他家所藏ح皆是一样ح文画铭字无纤异者ح形制甚古ح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翻译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得到古镜后,都把它们磨平了.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4. 【[透光鉴]中的铭文之所以能于光中现,是因为.世有透光鉴,鉴背有

[透光鉴]中的铭文之所以能 于光中现 ,是因为……答: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介绍了透光鉴的-------和---------赞美了-------答:介绍了透光鉴的(奇特之处)和(制作的原理)赞美了(制造者的技能高超).作品注解(1)鉴:镜子.(2)铭文:刻铸在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3)凡:共.(4)莫:没有人、没有谁.(5)承:迎着、承受.(6)文:通“纹”,花纹.(7)了了:明白、懂得、聪明.如“小时了了”.这里是“清清楚楚”的意思.(8)原:推究.如《原君》、《原臣》.(9)以谓:认为.(10)差:读cha平声.稍微、较、尚.如“天气差暖”、“差强人意”.(11)诚:确实.(12)是:这样.(13)是:判断词.(14)纤:细小.(15)形制:形状和构造.(16)至:特别、十分.(17)意:料想.(18)别自:另外.(19)术:方法.[1](20)及:和.(21)观:观察.作品译文: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特别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1]作品赏析:《透光鉴》记载了“透光镜”奇特的透光现象.透光镜是特制的铜镜,镜背面的图案花纹都是凸起的.当日光照在镜面上时,会在墙壁上出现与背面图案相似的花纹,如同日光从镜中穿透一样.透光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的高超水平.我国制造这种透光镜的历史相当久远.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透光镜,据专家们鉴定,是西汉中期的“连弧纹日光镜”.隋唐时代,更有了关于透光镜的文献记载.唐代初年的王度在其小说《古镜记》中描述古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沈括经过研究发现,是由于镜面与镜背相应的地方凹了下去,“隐然有迹”.现代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当金属镜体达到一定厚度时(0?5毫米左右),便有可能使镜面产生与镜背相应的曲率,镜体厚薄不同导致了曲率的不等,就会出现透光现象.制作透光镜的工艺也是异常复杂的,沈括推测是由于铸造时冷凝快慢不同所致.这一推测也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1975年复旦大学采用淬火热处理法,使铜镜产生透光效应,揭开了这一千古奥秘.。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