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
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唐教坊曲名,源自南朝清商乐,属法部道曲,后用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教坊记》。调名或取自李太白《苏台览古》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故事。是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初为流行于民间,后因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唐五代时存词数目较少,唐吕纯阳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西江月·任是聪明志士》两首为最早可见《西江月》,后人多谓系托名之作。《敦煌曲子词》存有三首无名氏的《西江月》,《尊前集》收录五代欧阳炯《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西江月·水上鸳鸯比翼》两词,或为是调最早之文人作品。及至两宋,《西江月》词调之格律、音韵、句式等渐得统一,依调填词之词人辈出,凡一百五十六人,四百七十三首(不计异名词作),占两宋词坛词人总数之11.8%,词作总数之2.6%。欧阳炯词有「两岸苹香暗起」句,又名《白苹香》;因宋程洺水词而得名《步虚词》;因宋韩涧泉词而得名《晚香时候》、《晚春时候》;因元王行词而得名《江月令》;因元丘长春词宣传教义而得名《玉炉三涧雪》;因明 马守贞词而得名《壶天晓》。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耆卿《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三平韵诸变体。
「重阳栖霞楼作」: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重九」,《东坡外集》作「黄州重九」。
江外:茅维《苏集》本作「江水」。
「当年戏马会东徐」句:傅子立注:「『东徐』,彭城也。《南史》:『宋武帝为宋公,在彭城,九月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故事。』」刘尚荣按:「戏马台原名凉马台,见《〈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按《汉书·项羽传》,历阳人范增未至彭城而发疽死,不言之居巢,今彭城南有项羽戏马台,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增不慕范蠡之举,而自绝于斯,可谓褊矣。推考书事,墓近于此也。』按傅注所引宋武帝事,不见今本《南史》,而见于《南齐书·卷九·礼志》,又见诸《文选·卷二十·谢宣远〈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李善注所引萧子显《齐书》,『故事』原作『旧准』。」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王注:「次公曰:『戏马台在徐州彭城县,项羽所筑。宋武建第舍,重九日引宾客登台赋诗。自春秋以来,乃用武之处。春秋郑伯取宋彭城,而汉高祖、项羽皆起于此。后汉吕布自下邳相持,筑城于彭城。』」又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九·〈徐州府·戏马台〉》:「戏马台,在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至彭城,九日大会宾僚赋诗于此。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南侵至彭城亦尝登之。《〈水经〉注》:『彭城南有项羽戏马台。』《元和郡县志》:『戏马台在彭城县东南二里。宋于台上置寺。』《旧志》:『台高十仞,广数百步。』苏轼以此为城南之重蔽,今为台头寺有故塔在焉。」
南浦:傅子立注:「梁江文通《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刘尚荣按:「见《文选·卷十六·江文通〈别赋〉》。」
看茱萸:傅子立注:「杜子美《九日》诗:『明年此会知谁健,更把茱萸子细看。』」刘尚荣按:「《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九·九日蓝田崔氏庄》『更』作『醉』。」
「俯仰人间今古」句:傅子立注:「古乐府:『俯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刘尚荣按:「句出陆士衡《长歌行》,见《乐府诗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