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哄小孩童谣顺口溜-百科-龙咔百科
> 百科 > 列表
60年代的哄小孩童谣顺口溜
时间:2024-12-23 18:27:20
答案

贾汪

方言杂谈》

前记:贾汪地处徐州市的东北部,与山东的台儿庄接壤,由于煤矿开采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大批的外地人移居贾汪,在方言上,既保留了本地传统的语言特性,也融入了部分外地的方言词汇,在上个世纪中期,韩桥煤矿成为了国家能源重点基地后,贾汪的文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在语言交流中,形成了贾汪地方特色的语言风格。

比如煎饼,贾汪方言发音为碾凝,碾,汉拼读第三声,宁汉拼读第一声。再比如,有人做事情慢慢腾腾,在贾汪方言里说这种人叫大老撵,撵,汉拼也是读第三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出生的贾汪人,大都是父辈从外地迁居过来后的第二代贾汪人,在语言上,既有父辈带来的家乡口音,在交流中又接受了一部分本土词汇,形成了现在贾汪方言的框架。

贾汪方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形象生动,内容包括童谣、儿歌、顺口溜、谜语、歇后语、谚语等。

一:童谣和儿歌

《白面疙瘩大红袄》

拉拉,呱呱

白面疙瘩

给谁吃

给俺家宝宝吃

宝宝吃不了

奏个大红袄

跩娄跩娄也怪好

《打腚梆挠腚痒》

打腚梆

挠腚痒

十里路

来听响

听听腚梆响不响 。

(孩子如果回答不响,接着再来一遍)

这两首童谣儿歌,五十岁以上贾汪人大都耳熟能详。第一首《白面疙瘩大红袄》,这首贾汪童谣,不仅极具时代特色,而且能自然体现出非常温馨的亲子互动场景,同时反映了那个贫困年代父母想给予孩子的生活物质。白面疙瘩和大红袄,已经与现在孩子的吃穿差距太大了,但确实是那个时代孩子的渴望。

《打腚梆挠腚痒》这首童谣,反映出了父母哄孩子的慈爱情景。在那个困难时期,父母为了几个孩子能吃饱饭,拿不出多余的钱去买玩具逗乐,用这种语言游戏的方式轻轻拍着孩子小腚梆,就能把孩子逗乐,这就是那个时候特有的亲子互动。当那个时代的贾汪人,回想起来这首童谣,眼前就能浮现儿时家庭的温馨。

《骑马到苏联》

我有五分钱

骑马到苏联

苏联有个老大哥

把我送到托儿所。

在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这首儿歌一直流传于贾汪。

还有一首儿童互相馈赠的契约童谣:

勾勾上吊

一分钱不能要

打酒买烟

吃土喝尿才能要

意思是约定好答应的事情不能反悔。

蜗牛,贾汪方言叫屋娄牛,有一首贾汪童谣就是生动描述蜗牛爬行时的神态:

屋娄屋娄牛

爬墙头

先出甲

后出头

贾汪还有反映日常生活的童谣:

米缸

面缸

掀开盖上

贾汪还有一些数字童谣,比如:

一米一米三

三摇摇

摇摇九

九摇摇

你拍一

我拍一

一个小孩做飞机

你拍二

我拍二

两个小孩……

你拍三

我拍三

三个小孩……

这首互动童谣,从一到十,由两个孩子手拍手的互动问答,可以自由想象地发挥语言的创造力。

当然,贾汪流传的童谣和儿歌还有很多,当我们回想着陪伴着自己童年时代的童谣儿歌时,小时候的快乐仿佛又回到了身边。

二:顺口溜

贾汪的顺口溜很多,下面举例说一下比较有时代特性的顺口溜。四十年前,自行车和手表等都算家庭奢侈品,贾汪有关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顺口溜就有不少。

白田径

不记带

呢绒袜子露在外

没有手表记手绢

没有媳妇要相片

大哥大哥你别躁

你的车子要打炮

前轱辘飞

后轱辘掉

急得大哥嗷嗷叫

骑洋车子带洋火

烧你腚焉别找我

与吃有关的顺口溜也有一些。

宁愿疮流脓

不让嘴受穷

弟兄们不外

辣椒咸菜

喝酒叨菜

贾汪还有一首挺有意思的小学生童谣:

一年级的买块糖

二年级的尝一尝

三年级的看一看

四年级的靠边站

在煤矿反映工作性质的也有一些顺口溜,比如:

掘进紧

采煤松

掉不郎当是通风

扶棚钉道

打眼放炮

顺口溜一般都是反映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事物,贾汪流传的顺口溜当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谜语、谚语和歇后语

一点铁,一点铜,一点木头,一点绳,(称)说称不是称,一头软一头硬,(鞭)说鞭不是鞭,两边一般宽,(门)说门不是门,旁边有个把门神,(狗)

谜语类还有:

天上飘来千根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

一个红枣,三间屋成不了。(灯泡)

家后有个磨,谁都不敢坐,(井)

岸边一群鹅,噗喽噗喽都下河。(饺子)

贾汪还也有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当央,(央的声调同扬)狮子来拉架,耳朵拽一长。(郭)

老鳖的屁股长疮——烂规定

王二宰牛--撂倒(睡觉)

卖糖稀的住大楼——熬上去了

一个手指头和面——你真能捣。

丈母娘的嫂子——大岳母(大约母)

老嬷嬷跳河——坚决到底(嬷的贾汪读音同马,脚的读音同决)

庄户老头你别估,

打春还冷四十五。

桃花开

杏花败

李子开花炸咸菜

云朝东

一场空

云朝南

雨连连

云朝西

小孩走姥娘披蓑衣(姥娘,贾汪话读音同朗宁)

河里无鱼市上看。

门后搁不住滴楼鸡(过去小孩过年玩的一种烟花)

看人吃豆腐牙快。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平嘴头子吃不着磨眼食

三十往上,眼角打囊(囊的普通话拼音是第四声)

四:字词例话

在贾汪方言中,很多字词的表达,很难用规范字词写出来,有的字无法用现代汉语拼音拼读。在平时的言传意会中,只有从小在贾汪长大的人才能听懂。

贾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语音与北京较为接近,与普通话的差别主要是词汇,在语法上也有一定独自的特点。对于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就不列例枚举了,为了生动有趣,虚构两篇短文故事举例。

1:我们俩一口气蜡(跑)到山下,我光顾着逮老棉丹(蚂蚱),看到一条大长虫(蛇)吓得我一和十(一哆嗦)这会也没看见他各(在)哪了,就喊了一声,他说正在树上够(摘)杏,决脖子(脚踝)被毛资拉子(毛虫)蛰的生疼,他从树上秃娄(滑)下来后,给我一把杏,咬一口尝尝,歇不黄子酸(血酸,很酸)叫我都给板了(扔了)。

2:以前有个籁呆轰(邋遢)鼻子拉塔(流鼻涕)平时不带手捏子(手绢)天天七七叶叶的(不正经)还有点野不啦的(莽撞)那身材一把撰两头不冒(个子很矮)是个左不拉子(左撇子)有一次咔倒了(磕倒了)鸽娄败子(膝盖)非的(摔的)歇糊林拉的(一片血迹)成天(天天)用八棍(光滑的棍子)揉光光蜓(蜻蜓)逮老雀(麻雀),还有点憨不拉鸡的(缺心眼),有一次,他娘喊他家来丈饭(吃饭)他说还要再玩一会,叫他娘先丈,(先吃)结果让他娘抹鞋底(脱鞋后用鞋底)楞头乎了一阵子(朝头打)学习抹门不通(什么都不会)老师都说他一辈子捐了(捐了:完了,没出息了)

最后说两个出自韩桥矿的方言词汇,这或许是最具有贾汪特色的了。

走钩:今天料全部备好了,明天就能走钩了。(这句话里走钩的意思是,明天就能开工了)

放大滑:昨晚骑自行车时,光想别的事了,脑子放大滑一下子骑沟里了(放大滑,在这里的意思是精力不集中,脑子开小差了)

最近生产很紧,,但安全不能放大滑(放大滑在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

麻皮大意

本文作者:李国强,1963年出生,原单位韩桥矿,现居住贾汪。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