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伍骥》翻译
原文: 吕某自谓勇夫,好带刀剑,扬言万夫莫当.一日,南山有虎驰来,一村皆惊,闭门不敢出.吕某曰:"第一虎耳,何惧之!吾即缚之!"遂持剑而去.俄见虎,距百步许.虎大吼,眈眈相向.吕则两股战栗,顾左右无人,还走,五色无主.少顷,村民启户出,见其仆地,不省人事.急治之,良久乃醒.人曰:"虎安在"吕乃曰:"为我所逐矣!" 翻译: 吕某自称勇士,喜欢佩带刀剑,扬言有万夫不当之勇。
一天,南山出现猛虎,全村都很惊慌,不赶出门。吕某说了:“一只老虎嘛,怕啥!交给我了!”然后提剑而去。
不一会就见到老虎在前面百步左右。老虎大吼一声,怒目而视。
吕某两腿发抖,看左右没有人,吓的六神无主,到处乱跑。过了一会,村民们出来了,见他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经过紧急抢救才苏醒过来。有人问:“老虎还在吗?”吕某竟说:“被我赶跑了!”。
2. 文言文《梅圣俞诗集》
只找到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2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
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
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
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
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
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这是一些梅尧臣的诗【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春寒】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倚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书哀】梅尧臣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悼亡三首】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怀悲】。
3. 文言文字词翻译字词有:期舍去委引顾最好能快一点
期 qī 基本字义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
~限。学~。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
3。 盼望,希望:~望。
~冀。~盼。
~待。 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死,非勇也”。 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月,其声。
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
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engage] 期,会也。——《说文》。
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
——《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
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
——《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方正》 3。 又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4。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 约定时间) 5。
会,会合 [meet]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
——《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6。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7。 希望 [hope] 良剑期乎断。
——《吕氏春秋·察 今》 8。 又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
——《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3。 机运;机会 [good fortune]。
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4。 时,日;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stage]。
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5。 极,限度 [limit] 征敛无期。
——《吕氏春秋·怀宠》 6。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7。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number]。
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舍 基本字义 1。 居住的房子:宿~。
旅~。 校~。
2。 居住,休息:~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弟。
~侄。~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喻对人让步)。
5。 姓。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
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 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
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inn;tavern] 舍,市居曰舍。
——《说文》。按,客店也。
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house;shed;hut] 将适舍。
—《礼记·曲礼》。 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
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
——《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
——《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
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barracks]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
——《孙膑兵法·擒庞涓》 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anancientunitofdistanceequalto30li]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son of a feudal prince or high official;young master of the house]。如:舍人(公子;少爷)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my]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 1。
置;安置 [put a proper place]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