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1]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本 名
狄仁杰
别 称
狄梁公、狄国老
字 号
字怀英
所处时代
唐代武周时期
民族族群
汉族(疑为羌人后裔)[2]
出生地
并州太原
出生时间
630年[3]
去世时间
700年[3]
主要作品
《狄仁杰集》[4]
主要成就
劝立李氏,延续唐朝社稷
官 职
内史、司空(赠)
爵 位
汝阳县男、梁国公(赠)[5]
谥 号
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