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这一亚洲特有的建筑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最初,塔主要用于供奉或保存佛教圣物,如佛骨、佛像和经文,以及僧侣的遗体,这类建筑被称为佛塔。自14世纪起,塔逐渐演变为世俗建筑。在汉语中,“塔”一词亦指代各类高耸的塔形结构,如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和电视塔等,但这一含义与传统东方塔的内涵相去甚远。
起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是用来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的舍利。这一建筑形式在汉代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建筑风格融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塔。随着佛教在东方的扩散,窣堵坡的建筑风格也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并演变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塔。
塔的建筑不受实用功能的过多限制,形式多样,往往由信徒资助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建造。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不惜成本,以示虔诚。塔的结构多样,样式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佛塔主要有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这两种风格均源于印度塔原型与中国汉代已盛行的楼阁建筑的结合。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洛阳,并在西门外建立了白马寺。明帝去世后,被葬于显节陵,陵内建有我国最早的印度式塔。塔在中国初期的建筑风格中,明显受到印度建筑的影响,但不久便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尤其是在木构的楼、台或石阙等高层建筑中,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