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并非仅仅更换教材,而是涉及多个层面的系统性变化。根据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有六大"改变",旨在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
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不再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而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例如,化学教学中,过去仅传授反应结果,现在更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践学习、理解、记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课程结构上,注重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结构均衡与合理,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学生发展规律。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得到强化,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课程内容上,摒弃繁、难、偏、旧的传统教学内容,更多引入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鲜活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
课程实施上,强调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培养创新思维。
课程评价方面,以往侧重甄别与选拔,现在注重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例如,学生基础薄弱但努力学习,即使成绩未达标准,教师可给予适当鼓励,增强其学习信心。
在课程管理上,以前基本由国家统一管理,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激发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课本选择多样化,教师教学不再单一依赖教科书,学生提问增多,高中录取与学业评价不再仅依靠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