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样,科学技术体系在横向上就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部门。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活力的标志,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学术教养和规范。
进行科技创新管理有何对策
一是要优化体制机制,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突出研发实效,要按照吴局长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当前烟叶生产、卷烟营销、物流配送、企业管理等业务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每个单位每年在每个领域集中力量开展一到两个有分量的项目进行攻关,力争每年取得一到两个实用性强的成果,利用三五年时间把全系统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走到全国前列;
三是完善企业综合标准体系,探索标准体系向基层一线延伸、促进标准在每个岗位和每个环节有效落地;四是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营造“万众创新”浓厚氛围。
进行科技创新管理有何对策
1.自主创新,必须注重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这一高台上与国外较量。要更加鼓励发明、创造、创新,使知识产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理顺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2.进行“创新型”教育体系改革。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待兴待革之处。
3.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政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将给予相应支持;对企业国内外研发投入给予所得税抵免或退征;设立研发和品牌风险基金,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完善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的监督,提高透明度。
4.培育与创新相关的中介机构。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提升技术转移服务的质量,形成由一批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以及高素质技术经纪人构成的服务体系。要加强激励政策设计,支持这些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快速成长,例如让部分科技服务机构享受高技术企业的同等政策。
5.促进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研究生联合培养,促进三方人员的流动。
6.要通过建立引导和约束机制,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中的主导作用,继而提高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整体强度。
7.政府部门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投在那些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项目上。
8.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对创新精神的褒奖,允许失败,对创新成果的激励。
进行科技创新管理有何对策
1、加大企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有72%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而韩国同期企业研发投入在国家研发总投入中的比例达到75%,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大量的产业技术和高新技术均由企业完成。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绝对额还偏少,相对量还偏低,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使政府投资与境内外社会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渠道。
2、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组织和机制。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中,院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作用下,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自由选择的结果。大学与企业“两张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者之间缺乏一个“结合”的平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试图以“校办企业”,通过内部循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理想;试图依赖院校研发活动替代“企业研发中心”,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可以有多种形式。国家大型“专项”是聚集产学研科技力量的重要平台,企业对学校的课题委托,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从硅谷和我国一些科技园区成功的事例表明,依托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的支撑与撮合,众多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院校、吸纳院校科技活动的扩散效应、吸引院校流出的人才,并发挥创新企业的集聚效应,开展技术转化活动,可以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在“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中,这是一条强有力的“结合纽带”。
3、确立以市场为源头的研究开发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已超出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强调技术要素与其他新要素的组合,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科研项目立项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科研院所应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市场观念,彻底转变旧的思维定式,转变研究开发模式。在科研立项时,改变过去的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即从科研课题立项时就开始谋求与有关企业的结合,让产业界进入课题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在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服务于社会。对于这种联合开发的项目,政府应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给予资金方面的照顾。当然,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上,要不断深化发展,要从企业出题研究所攻关的一次性合作,逐步发展到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单位以技术知识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活动。对非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在申报课题时需将科技创新信息与该创新技术的产业化经营有机联系起来,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对科研项目负责,而且有责任提供该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及产业化投资估算的详细开发信息,供专家在论证项目时参考。只有这样,成果的研制才能减少盲目性,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商品化才能得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才有了强大的依托。
4、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许多人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应用研究,没有应用研究就没有技术开发。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先有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还是先有基础理论,人们也许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不能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看成一条单向的流水线,历史上和现实中有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无法用这种流水线来解释。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并不知道磁学和地磁场的基础理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专利1000多项,他完成电灯等重大发明并非因为先掌握了光、电、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实际上,很多科技创新很难被简单地界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这种复合型的科技问题。这些科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又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需要多学科的技术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途径。现在还很难说将来是技术上先有突破,还是理论上先有突破。解决这些科技问题,决不能按上述一维单向模式,先搞基础理论研究,后搞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的进展离不开技术上的新突破,技术开发往往也需要基础理论的修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以,不应把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割裂开来,实行部门分工乃至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