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宫,指的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它在清代是皇帝在山庄期间居住、处理朝政、举行庆典、接见王宫大臣及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外国使臣的场所。正宫位于丽正门至岫云门之间的主轴线上,由九进庭院组成,这体现了皇帝“身居九重”的寓意。万岁照世蔽房将其分为前朝和寝宫两部分。
2. 后宫,则是指帝王妻妾居住的地方,通常用来指代生活在后宫的女性。周朝时期,后宫设有内官以协助管理内务。汉朝时,内官分为十四等,总数达数百人。唐朝时,设有六局二十四司,共有官员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都是从良家女子中选出的。古人常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众。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确立后妃管理制度大体相似,但各有不同。从秦朝到清朝,历代君王通过迎娶众多嫔妃,既满足个人欲望,也希望繁衍后代,因此有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说法,以及后宫佳丽三千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让大臣研究历代后宫制度。大臣们报告说,周朝时后宫设有内官来协助管理内务,汉朝有内官十四等,共计数百人。唐朝设有六局二十四司,共有官员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都是从良家女子中选出的。朱元璋认为人数过多,应减少一百四十余人。实际上,后宫妃嫔的具体人数,连皇帝自己也难以说得清楚。
开国立规至关重要。朱元璋鉴于前代女祸,采纳翰林学士朱升的建议,提出:“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如何做到呢?他立下家规:
- 后妃母仪天下,不得干预政事。明朝没有出现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形。
- 规定后妃职责,主要是服侍皇帝的宫寝。
- 制定铁质饰金红牌,上面镌刻戒谕后妃的纪律,挂在各宫。
- 从后妃以下至嫔御等,衣食供应、器用、金银等,都按级别实行供给制。
- 禁止后宫与外界书信交往,违者论死。
因此,明朝后宫有两个显著特点:没有出现母后专权和外戚专权的乱象,相关史料也相对较少。例如,孝庄太皇太后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享年75岁,两辅幼主顺治帝和康熙帝,《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中仅有941个字的记载。又如,康熙帝的妃子陈氏,生有儿子常宁,张氏生有女儿,这些记录仅用六个字或四个半字来简略记载。如果没有生育子女或特殊事迹的妃嫔,则不予记载。《明史·后妃传》中只记载了位居正号的后妃或有特殊事情发生过的妃嫔,其他则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