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外国人说中文,总是觉得阴阳怪气,其实是因为他们很难掌握汉语的“声调”。
只要学过拼音,就知道现代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再专业一点的人,还知道第一声的学名叫做阴平;第二声叫做阳平;第三声叫做上(读作“赏”)声、第四声叫做去声。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声调的名称:阴、阳、上、去,本身就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
“声调”的变换,使得汉语读起来可以变得抑扬顿挫,具有音律美。
比如我们试着读:今天听他说苏东坡书中诗歌相当忧伤。
这句话全是第一声,完全没有声调起伏,听起来和机器人说话一样没有灵魂,虽然很有喜感,但完全不能体现汉语的音律美。
而古代的诗词本来是可以唱出来的,即便后来不唱了,也需要朗诵出来,为了追求唱的时候、朗诵的时候能够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音律变幻,听上去更美。所以就进行硬性规定:在诗歌的哪些字上需要用什么样声调的字,这就是格律诗的平仄。
通俗来讲,“平”就是声调是平的,“仄”就是声调不平,有变化。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有人问:这里可不可以改成“夕阳依山尽”呢,意思没变化啊。
答案是不能。
因为在这句诗里:第二个字“日”,就是仄声,在这个位置上,是不可以用平声的。你用“夕阳”代替“白日”,就是不符合平仄了。因为“阳”字是平声。
那么古人用的四声和普通话一样吗?
古代汉语里也有四种基本的声调,但是和普通话不完全一样,分别是:平、上、去、入。
其中平就是平声,“上、去、入”都算是仄声。
曾经有个皇帝搞不清这四声,问大臣:平上去入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臣就顺便拍了个马屁说:就是“天子万福”。
他的意思是:“天子万福”这四个字,恰好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
这里面,最难理解的就是“入”这个声调。入声字是一种发音很短促、很快就结束在喉部的一种发音。入声字在从古汉语逐渐变成北方方言的时候慢慢消失了,所以在普通话里是没有这样的发音的。那这些消失的入声发音去哪里了呢?在普通话里,它们的读音被分散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里去了。
比如:
“一”,过去是入声字,但是普通话里是阴平,第一声的。
“毒”,过去是入声字,但是普通话里是阳平,第二声的。
“百”,过去是入声字,但是普通话里是上声,第三声的。
“剧”,过去是入声字,但是普通话里是去声,第四声的。
这就导致了用普通话去对应古代诗词的平仄,有时候会不准,主要就是因为入声字的消失和分化。
但是用南方方言去读这些入声字,还是能读出那种发音短促、结束在喉部的感觉的,特别是粤语和闽南语里,入声字的发音是保留得最完整的。日语和韩语发音里也有古汉语入声的影响。
使用南方方言的朋友可以试着去读读上面“一百”、“剧毒”两个词、以及“八角”、“吃粥”、“食物”、“阅读”、“出血”这些词,北方人也可以叫自己的南方方言的朋友读给你听听,一下子就能听出入声字到底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