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紧扣语文?-百科大全-龙咔百科
> 百科大全 > 列表
如何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紧扣语文?
时间:2024-12-23 21:02:12
答案

1.从需要出发,以课题引领,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的是语文学科范围内的听说读写活动,其作用在于突破分细小项目练习的局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而有的是跨领域的综合,其作用除了锻炼综合运用的能力之外,还以课题引领的形式,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指标和作文路数,使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活动空间。过去中小学生的阅读主要是课内选文的阅读和课外凭个人兴趣的阅读,而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在课题的引领之下,根据任务的需要,设计方案,组织活动,选择、搜集、阅读相关的材料,开展书面和口头的交流,学生在活动中有分工,有合作。这样的活动,不只是集中在一个比较窄小封闭的语文知识或能力问题范围内反复进行技能训练,而是由任务、课题出发,打开思路,拓展阅读视野,引进新的话题,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新的思考空间和话语系统。一个人要很好地领会和准确地表达某个方面的思想,他必然要熟悉这个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概念、惯用词语和某些特定的表达方式。一个人的言语活动如果只是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比如说日常生活领域,那么他跟其他人的交流只能是日常生活的话题。因为不熟悉、不习惯其他方面的话语,他就很难参与其他领域的交流。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个新的话语领域。这类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以课题、任务来引领。

2.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

一个人的言语系统、思维系统要能够跟外界不断地交流信息,形成开放的系统,需要有可以接纳和释放信息的“触点”、“接口”来与外部系统连接。这种“触点”、“接口”一般会由外部系统里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概念、词语、表达方式等构成,如果一个人这样的“触点”、“接口”少,那么他的思维空间和话题范围就相应地会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反,如果他的“触点”、“接口”多而且活性强,那就会时时触发联想和想象,他就可能有比较大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的空间,思维的发散、连动、转换、统筹的机制和语言反应机制也可能变得灵敏。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在这“连接”、“沟通”、“激活”上产生效应。在不同领域里开展这项学习活动,就是要使学生在他们的语文学习链上逐步形成许多与其他领域连接的 “触点”、“接口”和相应的活动机制。

3.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整合,提高实际的应对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在相对静态的学习空间进行某个局部环节的分项练习,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动态的实际情景中学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投入到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实践中去开展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学生会遇到许多比静态情景中远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学习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解决问题,就会大大提高在语文实践中的应对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要在“实际问题”、“动态过程”、“应对能力”等方面多加考虑。

4.指向基本目标,争取多方面的收获。

综合性学习,既要注重“综合”,又要强调基本目标的落实。综合性学习,有不同领域内容的交叉,会形成一些边缘地带,这些地带可能是“四不像”。过去往往是各个学科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个学科都不管这“四不像”地区。这“四不像”地区通常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地方,但也往往是能量和效益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综合性学习又不能是盲目杂乱的,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基本指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应当指向语文,首先要保证在语文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比较确定的成效。当然,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某个方面有所收获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可能获得一定的“副产品”或“附加值”,如,增强了在其他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在跨领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受到启发,找到其他领域的课题;开始学做课题,包括课题咨询、查阅资料、设计活动方案以及每一个细节,活动的组织和推进,方案的实施和调整,成果的提炼和展示,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要搞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紧扣基本目标,同时争取更为丰满的成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指向,要考虑的还有语文探究学习的目标定位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在实际应用能力,还是着眼于探究能力?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的能力都重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的活动可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的可着重于培养探究能力。不过,在以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中,我们看到,有一些探究活动定位有些偏移,因此有必要作一个界定:“语文的探究”,所探究的应该是语文的问题,而不是艺术的问题、自然科学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在一些综合性学习中,探究其他领域的问题,而语文在这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样的活动算不算“语文的探究”?我们说,这是别的学科、其他领域的探究,不是“语文的探究”,这可以说是某个领域探究活动中的“语文的运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以其他领域的内容为题目,这也是可以的,就像语文课上也需要学习有关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章一样,但是务必注意,设计思路应该是以其他领域的问题作为“引子”,引发兴趣,提起话题,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果设计都要首先落到语文的目标上。

二、从选题看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定位。

现有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和一些学校自拟的综合性学习选题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基本上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范围内,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个题目之下。如,有的教科书设计了围绕“汉字”展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阅读、游戏、问题探究、讨论,等等,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学习内容和目标都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再如,有的教科书里,结合有关单元课文的学习,以“我爱我家”为题,开展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这类选题范围比较小,所涉及的内容和话语大抵都在日常生活圈内,多数学生有比较多的话可说,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设计的几个环节也比较具体,一般不大会产生目标偏离的情况。

第二类,就是从语文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延伸出去,开展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学习活动,如,“社会用字情况调查”,组织学生选定各自的任务,走出校门展开调查研究。经过观察、搜集、访问、分析、整理、撰写报告等一系列活动,认真投入的学生会有多方面的收获,如,增强用字规范的意识,提高识别错别字的能力、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属于这一类型的选题还有“文学采风”、“编一份手抄报”、“对联文化”、“爱生活,爱诗歌”,等等。这些活动内容一般都会超出教科书,超越课堂教学,相比前一种,活动范围比较广,耗费的时间多,还要做较多的组织工作。学习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不像前一类那样容易控制。

第三类即课题选自生活或其他方面的学习领域,内容超越语文学科。例如,在学习一组关于自然科学方面内容的诗文之后,从其中的一篇课文延伸出去,开展 “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再如,“某地旅游资源调查”、“环保小课题研究”、“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秋游计划”,等等。这类课题有的贴近生活、适应社会的需要,有的满足学生的兴趣,搞得好会很出彩。但是另一方面,这类课题偏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的风险也比较大,师生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多。

这里引用山东泰山国际学校薛运锋老师关于《桥》的综合性学习案例,来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设计展开一些具体的讨论。薛老师这一活动的意图是,“在学习课文《桥梁远景图》的基础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事物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把握,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切入点,掌握一定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方法,就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到一定的收获。”活动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动口、动脑,通过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2.让学生获得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是一个跨领域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以“桥”为题组织材料和线索,搭建一个活动平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综合性地运用语文、学习语文。活动的成果有几个方面:“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新的领域里的话语系统”;“让学生在兴趣中激发写作动力,有了览物之情,有了切身体验,作文就走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再就是在赏析诗文时,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让他们品味诗文中精确优美的语言,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受到审美教育”;“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由有形的桥联想到无形的桥”,“拓展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老师在这一活动上花费了不少心血,有很好的设想,在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取得了不少成绩。开展这样的活动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收获,对教师也是很有价值的锻炼。

不过,这一活动的目标定位,还有调整的必要,主要是需要再进一步把着力点向“语文”移动。这一活动的设计中,有些内容列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不合适,如“通过实地参观、访问、查阅图书资料和互联网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使学生了解桥的发展,认识古今中外的名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从而了解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意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不宜首先聚焦在“认识桥,研究桥”上,而是应该在有关“桥”的一些重点文本的阅读、诵读上,在以“桥”为题的表达交流上;也可以从“桥”这个字的结构和基本意义入手进行讨论;还可以温习一些由“桥”构成的词语诗句等,把对于桥及其词义的发展的理解结合进来。在实现语文课基本目标的基础上,伴随产生一些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如“爱科学的意识”、“增加有关桥梁建筑的知识”等,这是应当欢迎的。在从“桥”引发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引进对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目标的考虑,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处理好目标群内部的关系。

首先是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当然是各学科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都应该注意的要点。不过综合性学习更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因为综合性学习内容较多,过程较长,对学生自主参与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就不可能积极投入,这样一个投入较多精力的活动就有可能收效甚微。

其次是课题的价值,当然是指它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方面的价值。如果课题光是顾及满足学生的兴趣,而教育价值却不清楚,这肯定是不足取的。如果课题虽有价值,但基本目标不在语文学科,这也需要重新考虑:要么是放弃,要么是调整设计思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一定要把握好方向,要确保基本目标落在语文上。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