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摩罗诗力说”,亦即“论恶魔派诗歌的力量”。"摩罗"一词,源自梵语,是印度欧罗巴语系中古老的语言体系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摩罗"也有被译作"魔罗"或简称为"魔"。
在先秦诸子及两汉之前的文献中,并未出现"魔"字。"魔"字首次出现于后魏武定六年,即公元548年。《说文新附考》卷四载《正字通》引《译经论》中提到,"魔"字原从石字构成,意为磨石,后被梁武帝改为从鬼字。《众经音义》卷二十一记载,"魔"字在书本上未曾出现,而是译经人根据意义自创,不是从梁武帝时期开始的。钮氏指出,在后魏武定六年,石刻造像颂文出现了"群魔稽首",此时已有"魔"字的使用。
综上所述,"魔"字的最早出现是在石刻造像上。这表明"魔"字在古代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中,可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用途。"摩罗"和"魔"字的演变,反映了汉语词汇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而"摩罗诗力说"这一概念,揭示了恶魔派诗歌在文学创作和审美表达上的独特力量与影响。
扩展资料
《摩罗诗力说》是1907年鲁迅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一部著作。当时正值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论战时期,鲁迅站在了革命派的一边,并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摩罗诗力说》由于是用文言文写的,故在语言文字方面比较复杂难懂,且篇幅又较长。鲁迅在他的杂文集《坟》的《题记》里曾经提到,他那时“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民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