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的意思和拼音: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处所;Sīshú。
扩展知识:
私塾又称家塾、塾馆,是私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是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创办私学”,打破延续上千年的“学在官府”制度,使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私塾有数户联办的“团馆”、富户自办的“独馆”与塾师自行开设的“门馆”等几种形式。一般私塾请塾师1名,教授学生20名左右,入学年龄自五六岁至十几岁不等。所学书目及进度因人而异,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课目设置分启蒙、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启蒙阶段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追根溯源,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过来的。西周时期,塾只是乡学中的一种形式。
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显然,中国要想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不发展近代新教育。
私塾改良遇到一定的社会阻力,本身也有需要检点的地方:对私塾办学的特殊性缺乏考虑。私塾改良收效不大,农村的私塾还是以旧式私塾居多,鲜有改良者。每当私塾改良活动处于低谷,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放松了对私塾的管理时,社会上就会冒出一批私塾来。
在军阀混战的20年代以及抗战期间,新开办的私塾比较多。中国古代有私人办学的传统,崇尚文化知识。遇到战乱,官学受到冲击,私学便趁机填补官学被破坏所造成的教育真空。这一模式在近代仍然适用,具体表现为私塾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