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糕的来历和风俗-百科知识-龙咔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重阳糕的来历和风俗
时间:2024-12-23 21:24:52
答案

1. 重阳糕,又称为“花糕”,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食品,尤其在江浙沪地区较为常见,而其他地区则不太流行。

2.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被称作敬老节。在这一天,民间有蒸重阳糕来孝敬老人的习俗。蒸重阳糕的方法与蒸年糕相似,但形状更小,厚度也更薄。为了使糕点既美观又美味,人们会将重阳糕制作成五颜六色,并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犀花(这也是重阳糕又称作桂花糕的原因)。这样制作出的重阳糕,香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3. 历史记载显示,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有相互祝贺的习惯,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这可能是因为在没有山的地方无法登高,人们便通过吃糕来代替登高,以此表示步步升高。因为这一习俗专在重阳节进行,所以被称为“重阳糕”。

4. 在唐代,刘禹锡在做诗时不敢使用“糕”字,这导致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即“题糕”。《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这一事件被宋祁开玩笑地描述为:“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5. 古时候,重阳糕的制作非常讲究,糕上会嵌以蜜饯、枣脯等食材。起初,重阳节正值风力强劲的时候,也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因此,人们会在这时出游到郊外放风筝。此外,古代的重阳节还是骑马练兵、讲武习射的节日。《礼记·月令》中就有关于古代帝王在九月狩猎练武的记载。

6. 在南北朝时期,重阳节被规定为军事操练的节日。据《南齐书》记载,宋武帝刘裕篡晋建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阳节骑马登项羽戏马台,即位后便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

7. 相传,现在流行的重阳糕,就是从当年发给三军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在唐德宗时期,重阳节被规定为岁时三节令之一,活动更加普及全国。在重阳登高的同时,唐德宗还鼓励人民讲武习射,锻炼骑术,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

8. 直至民国时期,重阳节被定为“体育节”,沿用了重阳登高习武的意义。过去,重阳节还有接已出嫁女儿回家过节的习俗,因此也被称为“女儿节”。

9. 九月九日,正值重阳节,又与长久的“久”同音,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我国政府近年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也称“敬老节”。在我国,尊老敬老是优良传统,这种美德也体现在节令风俗中。

10. 重阳节的饮食风俗除了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的习俗尤为盛行。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习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11. 至宋代,吃重阳糕的风气更加盛行。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重阳糕上会粘上香菜叶作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等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等。

12. 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相同,但个头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有些家庭会用发面饼夹上枣、栗等果物,或者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13. 关于吃重阳糕的传说,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便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的,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