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经验的记者做人物报道,一般都是这么做的:花很长时间采访这个人,听他讲他的经历,他的故事,然后将其串成一篇报道,这篇报道一般以时间为顺序,或顺叙或倒叙,第三人称,有时候也第一人称,写出来之后象是“xx演义”。
这样做的问题是:容易被采访对象带着走,成为他的传话筒,达到他自我宣传或自我辩解的目的,特别是采访那种比较有阅历的人;没有重点,没有“神”,读者看完之后,无法对这个人有一个生动的判断;文章较平,无法吸引阅读。此外,这样的“采访”谈不上是采访,仅仅是被采访者的个人报告。 为避免这样的结果,做人物采访有这样几点是要注意的:
1,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头等重要的,他甚至比采访本身还要重要。你需要对这个人有一个起初的了解和判断,你需要知道他都经历过什么,这样你可以知道你该准备些什么样的问题,避免问一些无效问题,从而浪费宝贵的采访时间;你需要知道你将要面对的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善谈的,还是沉默寡言的?是容易夸张的,还是比较低调的?是阅历丰富的,还是初出茅庐的?这样你可以知道你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付他。
2,对不同的人,要准备不同的采访方式。比如对那些不善表达的人,就不要问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要从细节入手,甚至可以少问问题或不问问题,用别的方式来采访。我采访中最失败的一次是采访14岁的魏敏芝,尽管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她的材料,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她竟然是如此腼腆的一个孩子。我问的大部分问题她都是以是或否来回答的,对有的问题干脆答非所问,采访进行了不到1个小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我们彼此沉默地面对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后来我总结这个采访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好的办法是我和她共处一天,观察她怎样过她的生活,都经历些什么,在这些时候问她细节的问题,这样得到的东西会多得多,也生动得多,她也不会有这样尴尬。
3,采访中避免提概念性的问题,而着重于细节。像“你感觉怎么样?”“你对xx事怎么看?”这样的问题是失败的,讨论理论就更加荒唐。我的一各实习生在采访一个网络作家的时候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和人家讨论文学的意义,在旁边旁听的我差点没气死。好的问题是那些具体到做什么事时采用什么交通工具、晚餐有几个菜的问题(当然得跟表现人物性格有关,不要变成狗仔队),就好像我们会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来看出他是个喜欢享受的人还是个苦行僧一样,我们的文章也要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了解我们采访的人。
4,问题不是唯一的采访,眼睛的观察也很重要。我采访的时候喜欢注意一些被采访人的行为举止,甚至说某些话时他的眼神表情,这些细微之处常常凸显他的价值判断和他的性格。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梦想成为大明星、却一直只能演一些小角色的三流演员,我们约在一个茶馆见面,当我迟到了将近一个小时,风风火火地赶到她面前并道歉的时候,她显得很倨傲地问我:“您是……?”表现出一副常有陌生崇拜者找她的样子。这个细节我写进了文章中,谁都能从此看得出她那种渴望做明星并且假装是明星的状态。在采访一个曾经名扬天下但后来落魄不堪的人时,我请他到当地一个比较高档的饭馆吃饭,在我付账并要他带走打包的菜的时候,他有些窘迫,这个细节,我也写进了文章,读者能够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被采访者的处境。
5,采访是谦和的,但气势上要高于采访者。对于那些地位高、阅历多的采访者尤其要如此,你要从态度上把他镇住,否则你就要被他牵着鼻子走。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也要有一定的阅历,对于年轻记者来说,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另外你要记住,你只是个记叙者,跟他没有利益关系,你是个完全的局外人,这样你才能做到不卑不亢。
对另一种被采访者,那些受侮辱和损害的,那些无能为力的小人物,你要有足够的关怀之心,要让他从你的态度里感觉可亲,从而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无论何时,对何人都有平等的尊重,这很重要,不要因为对方地位高而不由自主地想办法让他愉快,或者让他不快(有人认为用问题激怒对方显得自己很有水平,事实上你和对方不是对立关系,你的任务是得到回答而不是表现你自己),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卑微的人物而忽视对方的感受。
6,采访时间不要太长,除非你和被采访者惺惺相吸而引发了别的讨论(那个时候采访其实也已经结束)。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该问的问题问完,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效的问题上,否则会让被采访者不耐烦。
7,用简洁的文字讲故事,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细节。很多人物在你采访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他的经历大家基本已有了解,这时你就更不要花篇幅讲他的经历,而应该着重写那些人们不见到他无从了解的东西,比如某个商界人物在企业里以什么样的态度和他的员工接触,他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这个细节可以针对那些勤勉的人),他的办公室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等等。这个意思不是让你用很多形容词——新闻报道里是比较忌讳形容词的,因为它有太多主观色彩——你应该做你的读者的眼睛。
8,除非必要,不要太多转述被采访人的话。每个人讲到自己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主观因素,没有谁肯说自己的坏话的,因此用对方的话来表述事情的时候要比较注意。你听被采访人说话的时候,要将他的话过滤,要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判断他那些话是事实,哪些话经过了他的处理。尤其是在他讲述他和第三人的事情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被他影响而失去了客观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