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岗位要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高校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在知识传授上具有极大的滞后性,同时也致使学生对企业的岗位没有详细的了解,没有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不切实际的,这对高校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只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走进企业,他们才能了解到他们适合什么岗位,发现他们现在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规划他们未来的职位发展,这样他们才能找到他们适合的岗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
现在我国许多用人单位在岗位招聘时往往都会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而且这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只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到企业中参与实际的工作,获取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有效地弥补他们缺少工作经验的缺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应聘时的竞争力。
3、联合培养,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由于许多高校毕业生往往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需要企业在他们上岗前对他们进行二次培训,这样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由于现在人才的流动性增大。
许多企业在付出了沉重的培训成本之后往往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达到其岗位要求,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4、资源共享,提高运营效率
企业的人力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而高校则是人才的聚集地,有着企业没有的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通过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有效地资源共享,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将一部分工作交予高校来完成,这样不仅拓宽了高校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校企合作的模式:
1、定向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入校时就与公司签订合同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在毕业时完全达到企业要求,能够立即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而不需要再次进行岗位培训,极大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2、3+1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高校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到企业中接受岗位培训,并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既在理论学习阶段掌握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公司的实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企业也获得了大量所需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