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细节描写如何写好-常识百科-龙咔百科
> 常识百科 > 列表
作文细节描写如何写好
时间:2024-12-23 17:15:01
答案

细节描写首先要知道怎样才能提高观察和联想的能力

作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为什么这里还要说观察和联想呢?其实,观察和联想同样是作文基本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需要素材,这素材就是由观察而得来的;没有观察能力的人,尽管生活丰富多彩,但他什么也看不见、听不着,什么也捕捉不到,写起作文来就无话可说。观察不止是“看”,还要会“想”,要能从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和联想,要会问“为什么”、“像什么”。我们写作文不能就人写人,就事写事,还要靠联想和想象去表达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所以,勤于观察,勤于思索,在日常实践和生活积累中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联想、想象的能力,同样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

有一位作文写的非常好的小朋友这样说:

“写”得从观察开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观察生活,题材自然不会显得单调,文章也就会更富于生活气息。相反,如果不面向生活,不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那么即使是勤恳的人也会觉得无从下笔。总之,有了生活才有题材,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作文写什么,这是材料问题,观察是我们获得作文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作文怎样才写得好,这是能力问题,观察得好才写得好,作文能力在这里表现为观察、能力。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观察是打开作文大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提高作文能力,首先要提高观察能力,要把握住开启写作大门的这把“金钥匙”。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呢?

第一,观察要全面、细致。观察和随便看看不同,我们必须了解事物的全貌,把握事物的细节。从为写作服务来看,只有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课文《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那么详尽?如果作者事先没有全面细致的观察,他能把住宅的形状、构造、质地、光泽写得那么清楚?能写出蟋蟀出来吃草时决不去碰出口处的一丛草这样的细节吗?显然不能。像这样观察得细而又写得具体的课文在我们教材里比比皆是。再看这段写猫的:

它要是高兴了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写得是多么具体呀!像这类真实、具体的细节描写,无不是以全面、细致的观察为前提的。

第二,观察要有顺序。观察静物要注意空间变化,观察动态要注意时间变化,观察人和事、要注意人和事的各种联系以及事情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们说的观察要有顺序。譬如我们观察一处景物,就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观察动物的外形可以按先总后分顺序,观察建筑物,可以按从内到外或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等等。

第三,观察要抓住特点。万事万物各有特点,不同类型的事物有不同点,同类事物之间也各有不同。我们观察事物,只有抓住了这些不同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和准确地表现事物,作文才不会流于一般,才可能避免千篇一律。小学生作文多爱写猫、兔、狗、鱼、蚂蚁、蟋蟀等等小动物,能不能写得好,主要看你是否能写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比如写蚂蚁和写蟋蟀,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蚂蚁的特点是勤劳、,友好,整天修窝、逮虫、搬食物,无一偷懒,见面总要亲热地摆动触角互相招呼;蟋蟀的特点是有两条肥壮的腿、很会跳跃,有两枚锐利的牙、很好斗。我们只有在观察中掌握了这些特点,写到它们时才可能突出这些特点。观察人也一样,身体、衣着等外在的东西虽然也要观察,但这对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并无多大帮助,如果我们能通过对一个人的语言、心理和日常行为的观察进而了解到他的思想、性格和对学习、生活的态度等等,我们才算是真正观察到了这个人内在的、能称之为特点的方面。我们说要锻炼观察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事物时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能力。

第四,观察要多问多记。我们年纪还小,知识有限,经历的事情也不多,有很多东西不认识,对很多事情不了解。遇有不熟悉的东西和不懂的事情要多问多记,虚心向老师和别人请教,并及时记录备查。问得多了,记得多了,知识、阅历也就丰富了,这对提高我们的观察质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都有好处。

第五,观察要善于想象。观察时进行想象,可以巩固观察的结果,丰富观察的感受,把这些想象也记录下来,写到文章里还会增加文章的情趣。请看下面这篇《丝瓜》:

每年我都在院子里种上丝瓜。

一场春雨后,一棵嫩芽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不知什么时候,它脱掉帽子。长出了两片嫩叶。过了几天,瓜秧长高了,叶子也越来越多了,在叶子底下还长出一只只“小手”呢!这些“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了瓜棚的绳子死死不放。丝瓜靠着这些“小手”向高处攀登,渐渐地爬上了棚顶。

夏天到了,绿色的瓜棚上面,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儿,瓜棚下面,挂着一条条油光发亮的丝瓜。

小作者在中间一段写进了他在观察时产生的一连串想象,“弯着腰”、“戴着一顶‘黑帽子’”、“脱掉帽子”、“长出一只只小手’”、“小手’像长了眼睛似的”“抓住……死死不放”想象很丰富,也合情理,写进作文里,活泼生动,很形象。

另外,观察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相当时期的练习过程,平时的观察所得也需要有心积累才可能为写作所用。为了帮助大家积累观察所得,培养观察习惯,我想:建议每位小学生都准备一个观察笔记本,提倡大家坚持写“观察笔记”。观察笔记不一定要写成一篇篇的文章或日记,有则记,没有就不记,不要凑数,更不能瞎编。为了日后翻检采用方便,可将“人物”、“动物”、“风景”、“活动”等分门别类;如观察连续发展的事物,就应该抓住发展的主要过程记录,观察过程完整,观察笔记也应该完整。

课本里的“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要求我们:“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也要学着把联想到的写下来。要是能把见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这里讲到写联想的作用,要求我们都要学会在写景写物时也写进自己的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了相关的另外事物。写进联想就是要我们在作文里不仅能写好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写进我们由眼前的事物所联想到的那些相关的事物。

联想总要以眼前的事物为基础,并且总会与这眼前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比如,我们由花园的园丁想到了我们的老师,园丁就是想象的基础,为什么会想到老师呢?因为老师与园丁有相似之处。由别人的书包而自然想到了自己的书包,这是一种相同的联想;由其他同学的满分试卷想到了自己这次没考及格而羞红了脸,这是一种相反的联想。

其实,联想我们都会,我们天天都会由看到或听到的事物而产生很多联想。要说有差异,只是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一些,想得奇特、巧妙,有的同学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想得比较一般罢了。

例如《小音乐家扬科》里写道:“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白桦树“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是把联想跟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写。“乐声”“演奏”、“号叫”都是从实在的可以听到的声音引起的联想。

《落花生》写一家人议论花生,父亲最后归纳说:“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马上领悟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联想到:“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里用由物及人的联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月光曲》里写皮鞋匠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联想:“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洒遍银光,忽然起了大风,巨浪朝着岸边涌来……”盲姑娘听《月光曲》时,“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两段联想把《月光曲》写得情景交融,深沉感人。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