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曾一度辉煌,尤其在辽朝时期,其地位堪比国都,却鲜为人知。宁城因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却少有设置行政机构。在汉朝,宁城县全境基本被幽州右北平郡的平刚县覆盖,但治所位于县城西南的甸子镇附近。五胡北朝时期,宁城则成为战争频发之地,烽火连天。
宁城真正的“崛起”发生在辽朝。辽朝的国都上京位于今日内蒙古巴林左旗,随着辽朝占领幽云十六州并加速汉化进程,上京与汉人聚居区的幽燕距离渐远,因此在上京与幽云之间需要设立一个陪都。辽圣宗耶律隆绪将目光投向了宁城,这里地处不南不北,水肥物美,非常适宜建立都城。公元十一世纪初,辽朝开始建设中京,并于1007年建成,定名为中京大定府。中京大定府并非位于宁城县城,而是县城以西约10公里的大明镇。
中京大定府的建立在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高丽国派遣使者向辽圣宗进贡龙须草席,以此示好。一年后,辽圣宗便迫不及待地移居中京,频繁造访,甚至修建了父亲辽景宗耶律贤的庙以及开国老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庙,这显示出中京在辽朝的地位日益提升。辽朝对宋朝中原文明高度仰慕,中京大定府在布局上模仿了北宋东京汴梁城,甚至在佛塔设置上也有所相似。辽朝后继的皇帝,如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亦常驻中京。
金朝时期,中京大定府的地位更加凸显。最初,金朝国都在上京会宁府,随着金朝汉化进程加速,完颜亮将国都迁至中都(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作为连接金朝起源地东北与汉人聚居区中原的交通要道,其地位不降反升,甚至超过了上京、南京、东京、西京等其他重要城市。
明朝时期,宁城继续作为中京大定府存在,同时还是中京路的治所。尽管明朝将国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但宁城的重要性并未减弱,甚至在军事上成为防御蒙古的重要据点。明朝末年,当朱棣欲推翻侄子朱允炆时,向宁王朱权求助,宁王朱权的救援部队成为朱棣“靖难”成功的关键力量之一。
清朝时期,宁城逐渐恢复平静,甚至县城的地位在历史上一度消失。直至1933年,宁城县才正式设立。宁城的历史地位虽几经变迁,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从辽朝到金朝,再到明朝,其地理位置与战略价值始终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