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其勤劳、勇敢、亲善、礼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为了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建设人才,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涉及遵守校纪校规、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和公共秩序等方面。有人可能认为这些只是小事,无关紧要。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行为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人际关系、学习与事业的成败,甚至影响命运。
为了培养良好习惯,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和少先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评价标准,组织喜闻乐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增强道德认识与情感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课堂与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至关重要。效率是学习的关键,课堂40分钟的利用尤为关键。积极思考、注意力集中是学习优异的必要条件。班级干部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的模范作用能激发积极发言的氛围。
此外,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很重要。作业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复习,是检查知识掌握的过程。鼓励学生写预习笔记和读书笔记,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学校应与家庭紧密合作,达成教育共识。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强调习惯培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监督、培养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的习惯有了显著改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同学们能够自觉不乱丢垃圾,校园环境保持整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了校风校纪建设,推动了办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