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xiàng yóu xīn shēng,见于《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苏平仲文集》 等若干古籍,一说意指内心所想影响对外在事物的看法,一说指人的外在相貌受内在心地或心境的影响。类似的词语如出自谚语的"相逐心生"等,还被解释为"其貌不扬的人,会因卓越的德才而赢得人的好感"。
【含义解释】
"相由心生"有若干种解释,佛学的"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相对(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质);相学的相则是指面相。具体解释包括:
一说此处的"相"指的是物相,"相由心生"即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这种说法可能归源于"唯识宗"。禅宗六祖惠能于黄梅得法后,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所谓"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由此看,人们所处的状态都是众生的"心"所造。
一说此处的"相"指的是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即人的相貌、外表,例如《青箱杂记》中引谚语"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即被如此理解。具体又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人的相貌会随心地的好坏而变化,有善心而没有福相,福相就会紧随善心生发;有福相而没有善心,福相就会因为没有善心而消失,即所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在《四库全书》(康熙版)中关于看相的内容有这样的论述,如"七尺之躯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另有,"未相人之相,先听人之声,未听人之声,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观人之心"。这种相术上的解释在晚清曾被抨击为迷信。 也有说法将"心"视作"心境",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这里的"相"不是指一时相貌的改变,而必须从长期的角度来理解,流传甚广的裴度的故事便是如此。有人为这种解释寻找可寻科学证据,例如认为情绪能影响神经递质、进而改变人的面容。
另一种解释是,相貌不扬的人,会因卓越的德才而赢得人的好感,这见于对"相逐心生"一词的解释中。
【古籍用例】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卷四:"以一更乐非相由心生。"
《苏平仲文集》卷十一《悟真寺碑》:"心外无相,相由心生。"
《扫迷帚》卷一:"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相自相,心自心,相由心生,真术士欺人之语。"
【当代用例】
2024年2月1日,外 交 部 发 言 人 华 春 莹 在例行记者会上用"相由心生"一词回应 美 澳 情 报 部 门 的"中 国 间 谍 威 胁 论"。据报道,美 国 中 情 局 局 长 蓬 佩 奥 此前曾称 中 国 正 在 设 法 偷 窃 美 国 的 情 报,并在 全 球 隐秘地传播 中 国 的影响力。此外,澳 大 利 亚 方面也说 中 国 被 澳 情 报 部 门 列 为"极 端 威 胁"。华 春 莹 说:"我注意到有关报道,不禁想起 中 国 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里怎么想,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世 界 上最大的情报头目说出那样的话,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