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找出盲点。
首先,我们把语文试卷分析一下,看语文考什么?
一张语文试卷,我们把它拆开,就只有这几部分。
一是积累部分。主要有汉字、词语,诗文佳句、名句默写。
二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考察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生活情景中运用语言。
三是汉语常识。主要有标点、病句、修辞等。
四是阅读。按材料来源分:有课内文阅读,课外文阅读;按文体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诗歌等。
五是作文。
把自己失分的题目找出来,再有针对性地找解决的办法。
如果你积累部分失分多,就需要多积累,早自习要下功夫。要背熟,要记牢,要准确。
如果综合性学习失分多,就需要多体会题目主题的情景,把相应的题型反复练习。比如,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是写演唱会的开幕词,一般开幕词最少要有两部分,一是要有切合主题的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以调动大家的气氛。二是宣布演唱会开始。你就要把握这两方面进行练习。
如果汉语常识方面失分多,先弄懂有关知识,再找一些相关专题的题目来练习。
第二招,节奏朗读。
语文的大分在阅读和写作两块。这一招,是针对阅读而来的。
阅读题得分要过三关:一是读懂关,二是审题关,三是表达关。我感觉学生首先卡住的是读懂关。因为现在试卷中的阅读文章,课外文比重大。读懂关没过,后面两方面就是无的放矢。我们学生平时阅读,一篇文章不能读懂,就等着老师解释。其实老师解释勉强懂的,不是真懂。就是依靠老师解释真懂的,也不能算学生的阅读能力。
真正的读懂应该是指学生自己不需要任何人指导,任何资料提示,独立的读懂文章。学生能这样地阅读,才算真正地过了阅读关。
一般文章品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情节,画面,情感,气韵。这四点,据我平时观察,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是第四点,气韵。
气韵是指文章语言的内在节奏。它好像不如内容和含义那么实在,其实,气韵就是内容和含义本身,甚至是它们的灵魂。
比如,我说最简单的,只说一个字:“喝。”我可以温柔地说,恶狠狠地说,干脆地说,伤心地说……一个“喝”字,有轻音重音,有高音低音,有短音长音等节奏变化,这一个字的节奏,就是这个字的气韵,它赋予了一个字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
学生为什么读书入不了门,我认为主要是对阅读中的节奏缺少感受,也缺少重视。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简单,就是每篇文章都必须有节奏地读。就像三味书屋中的老师一样,读得抑扬顿挫,有轻、有重、有高、有低、有短、有长,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入神入定。每篇文章、每段文章都是这样,读出情节、画面、情感和韵味。当自己能够独立读懂文章,普通文章都难不倒自己,才算通过了读懂关。
阅读过了读懂关,再过审题关和表达关。审题关和表达关资料上多有阐述,这里不多说。
第三招,作文审题。
应试作文审题往往非常重要。一篇精彩的文章,如果扣题不紧,往往要损失5-10分;如果完全不中题,一般最少要损失一半分。这样扣分主要是为了防止抄袭。这是考场作文打分的潜规则。
因此,学生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审题训练。要让自己扣题,要紧紧地扣题。
扣题有扣题目和扣要求两方面。
先说扣题目。题目有四种,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这里只举一例。比如审命题作文:我们审《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这个题目。我们读了这个题目后,必须明白——第一,作文的人称一定要第二人称。第二,事情一定要是“我”与“你”发生的事情,与两个人都有关系。第三,事情应该不止一件,一件事情不足以表现“日子”。第四,这四件事,必须落脚在“我”的感受上。如“我快乐”“我幸福”“我难忘”等。如果这四条出现一件错误,就是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严重有误,50分的作文,一般最少要损失10分。
再说审要求。比如,有的作文,要求写记叙文,且要求叙事具体,如果你写的是抒情散文,缺少具体叙事,因此一项,一般要损失10分以上。也就是说,即使是再精美的抒情散文,也最少要扣掉10分。
学生审题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善于审题的学生,作文容易得高分。否则,即使文笔再好,如果扣题不紧,也难免不损失惨重。
第四招,作文添彩。
加亮点也是得高分作文的技巧。作文即使没有跑题,没有亮点,也难以得高分。
作文一般亮点有:
一、书写工整,字如果赏心悦目,容易加分,一般有3-5分。
二、简洁、生动、优美、扣题的开头结尾。开头宜简洁。如果600-700字的作文,开头结尾加起来一般在120字以内为宜。字数多了就有些不协调。开头结尾要自然,要和文体协调。优美的开头结尾往往有5分左右的收获。
三、分段自然。分段宜小一点,一般文章应分五段以上。如果分段太少,文章显得压抑。不是特殊情况,不宜采用。自然分段一般可以为试卷增加2-3分,有时还可能多一些。
四、语言生动。尽量采用生动的表达。比如,记叙文,如有可能,要有精彩的描写。准确、细腻、清晰的描写可以文章中心突出,情节生动起来。如有可能,也尽量使用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注意语言的节奏,停顿自然,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为佳。生动的语言往往可以增加5-10分。
作文方面的要求还有,如材料新颖等等。由于作文资料中谈得较多,不赘述。
第五招,静气凝神。
学语文、考语文,心理状态很重要。学生平时要训练自己静气凝神能力。因为,一篇文章,如果阅读时心浮意躁,一是难以整体感知,二是难以领会微妙的情趣;而整体感知和情趣往往就是阅读的关键,考点一般也常常设在那里。心不静下来,答题的准确性就会大大下降,分数就会不知不觉地跑掉。作文也是这样。如审题,稍一失误,整个文章的分数就可能丢失一大块。作文的语言情节,没有静气凝神的功夫,也是写不出精彩的。
我常常见到一些粗心马虎的学生,不管怎么训练,语文分数就是不见长。原因是,如果不改变粗心马虎的习惯,他阅读、写作感觉就始终会停留在原处。不管增加多少知识和方法,感觉就是上不了。感觉上不来,分数就上不来。我又常常见到某一学生,突然把潦草的字写工整了。不久语文分数也跟着上来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写字潦草的学生,心静了,所以写工整了。而只要学生心静了,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开始起作用了,阅读和写作的感觉就开始出来了。当学生有了整体感知的感觉,有了情感体验的感觉,他的分数就会不知不觉地增加。
我个人觉得,语文学习有一大半和专注、心静、入神有关;要考高分,必须静气凝神。
以上五招,第一招解决训练方向问题,第二招解决阅读问题,三四两招解决作文问题,第五招解决心理状态。这五招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五招,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没有优化,其他几招就没有施展地舞台。这就是有很多同学做了大量训练题成绩不见提高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