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四种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说法。第一种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高德大,认为文字不足以表达。第二种说法是,武则天因为自知罪孽深重,决定不立碑文。
2、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明智之举,让后人去评价她的功过是非。第四种说法是,为了防止儒家影响,武则天决定立无字碑,以免自己的名声被彻底抹黑。
3、对于武则天,历代评价各异。唐代前期,由于武则天是唐朝皇帝的直系子孙,儒家正统观念尚未完全占据主导,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积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资治通鉴》的编纂,对武则天的批评变得严厉。
4、在程朱理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后,对武则天的评价受到轻视女性的舆论影响。例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武则天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5、然而,武则天在治国方面有善政,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知人善任,重用了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名臣。在她的统治下,国家政策稳定,军事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被誉为“贞观遗风”,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